金刚经学习网

第三十六卷 大宝积经

发布时间:2019-06-25 13:30:20作者:金刚经学习网

第三十六卷 大宝积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金毗罗天受记品第二

尔时,世尊于彼中道不移其处,令诸长者建立圣果,以如来威势入王舍城,四众围绕,容仪庠序。时,有护王舍城诸天药叉大善神王,名金毗罗,作如是念:“今者如来形相殊异,于世间中最胜难遇,堪受人天之所供养。我等今当应以种种上妙供具奉献如来。”作是念已,便以最胜饮食,具足香味,成就妙色,奉上于佛。

尔时,世尊愍其所献,故为纳受。时,金毗罗王所领大药叉众六万八千,在虚空中咸生随喜,以清远音唱言:“善哉!善哉!”时,金毗罗即以此义,告其众曰:“我已奉佛上妙供具。汝等亦应以诸供养施苾芻僧,当令汝等于长夜中利益安乐。”诸药叉众受王教已,即以上供施苾芻僧。时诸僧众,哀受其供。

尔时,世尊为乞食故入王舍城,既得食已将还所止。时,有无量千众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及无量千人与非人,又有无量拘胝那庾多百千众生,随从佛后。尔时,如来往彼最胜宽广之地,敷如常座而坐其上。时,金毗罗与其部从,即持种种天曼陀罗华、殟钵罗华、钵特摩华、拘贸陀华、奔荼利华,复持种种天旃檀末诸供养具而散于佛,所谓胜散、大胜散、妙散、大妙散;作如是等殷勤散已,合掌佛前,礼敬而住。

尔时,如来知金毗罗及其大众心之所念,即便微笑。诸佛常法,现微笑时,从其面门出种种无量色光,所谓青、黄、赤、白、红色,银色及水精色。其光遍照无量无边一切世界,日月威光掩蔽不现,下照地狱令彼悦乐,乃至上踊至于梵世。所应作已而复还来,右绕七匝,或于世尊顶上而没,或从两肩、或从两膝而灭没者。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若授畜生光从背没,若授鬼趣从身前没,若授人道从左胁没,若授天趣从右胁没,若授声闻从两膝没,若授独觉从两肩没,若佛世尊授诸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尔时光明从顶上没。

时,长老阿难陀,既睹世尊微笑光明,以七条衣覆左肩已,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足,以颂问曰:

“照世依怙者,何故放光明?

利益世间尊,何缘现微笑?

谁今下圣种,为佛菩提因?

今为谁授记? 谁应住解脱?

大雄猛导师,非无因而笑,

愿牟尼当说,现光之所为。”

尔时,世尊即便以颂报阿难曰:

“金毗罗净心,奉献诸供具,

救世依怙者,故现斯微笑。

舍神王报已,往三十三天;

受彼天福尽,上生焰摩天;

又生睹史多,受诸天欲乐;

福尽生人中,兴为智慧王;

王四洲人主,自在转轮帝,

舍后人王已,便生梵世天。

天上及人中,数往来不息,

二十拘胝劫,常感诸妙乐。

最后舍王位,出家求佛道,

众缘具足已,成究竟菩提。

三万诸药叉,由奉养于佛,

便舍药叉报,生三十三天;

后见慈氏尊,复获阿罗汉,

既蒙授道化,即各供诸佛。

满千药叉众,为住大菩提,

由是善根故,不生诸恶趣。

或有千药叉,当供佛导师,

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故。

或有二三千,持香华鬘等,

当供养诸佛,为得佛菩提。

或有千拘胝,当供诸佛已,

修自体清净,后证入菩提。

金毗子世罗,具大神通力,

亦发大愿心:我当成等觉。

曾供养诸佛,遍起于弘誓,

今复供养我,心趣无上道。

由此善根力,舍诸弊恶趣,

当见慈氏尊,又献拘胝盖。

献拘胝盖已,复献拘胝衣,

献拘胝衣已,尔时便出家。

具满五百岁,专修行梵行,

求最上菩提,利益众生故。

当成彼愿故,修行施戒等,

如殑伽沙劫,精勤常不断。

如是汝当知,为示现故说,

彼修行胜行,倍增过上数。

如前说譬喻,殑伽沙劫数,

得见彼诸佛,当修大供养。

奇哉胜妙智,奇哉无上心,

诸众大导师,名所不能显。

后当成正觉,一切众生尊,

号名曰医王,普闻十方界。

七十拘胝岁,说法度众生,

其两足世尊,久当入寂灭。

二十大集会,调伏众生心,

最后一大会,经二百亿岁。

如所说大会,度无量声闻,

如声闻数量,菩萨众亦尔。

利益众生已,如来方涅槃,

正法住世间,经于百千岁。

满五百劫中,是苾芻成佛,

于彼一一劫,千如来出现。

诸有智慧者,当思法水灌,

应生勇猛心,行多闻正理。

远于非正理,常修正理法,

应修习多闻,由此慧增长。

四根本法义,济度诸菩萨,

施戒闻舍法,贤善菩提道。

为众说是法,最胜无上乘,

演布声闻道,善断诸疑网。

诸有请问者,我今悉开许,

能说深妙法,照世者难遇。”

尔时,金毗罗子世罗,即于佛前闻佛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作如是念:“今者世尊将往鹫峰山王,我当复应于如来所植少善根。”作是念已,告其众曰:“卿等当知,如来当发王舍大城升鹫峰山。卿等宜可发勇猛心,随其力能办诸供养。”

时,彼世罗即与官属,从王舍城至鹫峰山中间道路,屏除草秽、甎瓦、砾石、株杌、毒刺,极令遍净如明镜面。又以香水沾洒其地,敷胜妙衣遍于中路,散布名华量与人等,烧妙坚香顺路普熏,列树幢旛悬诸宝盖,于虚空中张施缯彩,条别间设罗布其上。又作种种天诸音乐,前后充满。其路极广尽一箭道,皆遍覆以水生诸华,所谓殟钵罗华、钵特摩华、拘贸陀华、奔荼利华。又以鸳鸯胜鸟间错其华,行列道侧。于彼道上,又以金缕缯彩而用敷之,上施七宝所成殊妙等网,遍覆于道。

时,彼世罗于佛由路,作如是等大庄严已,自化其身极令姝大,与诸官属欢喜踊悦,倍生欣庆,发诸胜心,所谓畅适心、调善心、柔软心、清净心、离盖心、充美心、归依佛心、归依法心、归依众心、不动菩提心、不退转心、无等心、无等等心、超过一切三界心、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心、起大悲心、起大喜心、起大舍心、起一切佛法器心、坚心、固心、不可坏心、不朽败心、舍离声闻独觉地心、成立一切菩萨地心。彼住如是诸胜心已,往如来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而说颂曰:

“我已为世依,办无上供养,

佛为世间尊,演最上法者。

十力皆成就,安住诸无畏,

利益众生事,如导师所作。

具相三十二,八十随形好,

世怙犹如日,流光遍于世。

转于妙法轮,最胜十二行,

宣布深妙法,利益群生故。

显示诸神变,如佛之仪式,

为多拘胝众,作诸利益事。

未来诸大雄,祐世间如日,

宣扬彼圣法,悟成无上智。

为舍为救拔,为道为归趣,

为诸生盲众,导之施慧眼。

五趣众生类,我当作依怙,

解脱诸苦聚,如先佛所离。

我为两足尊,天中天日月,

天帝那伽众,阿素洛奉敬。

所设诸供具,世无有等者,

我作上妙业,无有相似者。

如法主世尊,具足三十二,

上微妙福相,世无与等者。”

尔时,世尊为金毗罗子世罗,而说颂曰:

“诸供大师者,为最上法因,

彼有情中胜,菩提不难得。

供养照世间,光性世依怙,

诸天龙及人,所应供养者。

悟上妙菩提,坐最胜道树,

摧伏诸恶魔,为众生说法。”

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天、龙、药叉、罗刹、健达缚、紧捺洛、牟呼洛伽、人与非人,复有无量百千那庾多拘胝诸众生等,前后围绕。佛于其中最居众首,以如来大威德故,大神通故,大宗势故,种种自在大变化故,放大光明,震动大地,雨大莲华满虚空中,鼓于百千那庾多拘胝天诸伎乐。时,诸大众叹未曾有,既睹神变,倍加恭敬。

尔时,如来足步莲华大如车轮,随庄严道往鹫峰山王。既到彼已,告长老阿难陀曰:“汝为如来敷置胜座,所谓最上之座、法座、微妙座、胜过一切三界座、尊胜座、佛座、如来之座。我当于此坐,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说大乘菩萨行所依经,名《微妙吉祥大菩萨藏》。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山崩堕,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网断绝,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根不生。此大乘经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哀愍大众及诸天人,是故如来方为开阐。”

尔时,长老阿难陀,如佛所教,敷施法座。时,彼众中有六十八拘胝天子,各舍上衣,为如来故敷法座上。佛于其上如常敷座,顾诸天子,而说颂曰:

“诸天敷衣服,最胜上微妙,

救世大导师,安处此法座。

到诸法彼岸,如来升座已,

大地六种动,令众皆欢喜。

放光照佛土,并耀诸山王,

世尊现神通,济度乐法者。

诸天龙及人,鸠槃荼饿鬼,

布怛那等众,互相见无障。

百千那庾多,拘胝诸天等,

睹佛放光明,此时甚难遇。

频毗婆罗王,诸大臣围绕,

来诣世依怙,最胜如来所。

佛知天龙人,大众皆坐已,

为利诸众生,顾视于四方。

告诸有疑者,当问两足尊,

我将导世间,善断诸疑网。”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为听法者,皆来集会。既闻如来说是法已,为闻法故,静息外缘,心住一境,摄念而住。

尔时,世尊告长老大目揵连:“汝今当知有谁苾芻,住在远处,未来会坐?当召令集!”

时,长老大迦葉,在大雪山南面而住。大目揵连忆念知已,以神通力往彼白言:“如来今者在鹫峰山,于大众前,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阿素洛等,当说妙法。正待仁者,可共往彼,勿令我等于法障碍。”

时,大迦葉语大目揵连言:“汝且前往,吾寻后至。”作是语已,时大迦葉不起于座,化神通力入王舍城,将从四部导众而行,往鹫峰山顶礼佛足,于大众中对于佛前,不远而坐。

时,大目揵连睹斯化已,以神通力来至佛所,乃见迦葉先已处座,白迦葉言:“尊者,成就速疾大神通分,乃能不起本座现斯神化。”

大迦葉言:“世尊说汝神通第一,吾今微现,未可涉言。”

试验菩萨品第三

尔时,长老舍利子即从座起,以郁多罗僧覆左肩上,偏袒右肩,以右膝轮而置于地,向佛合掌,恭敬而住,白佛言:“世尊,我今欲有少问。唯愿如来应正遍知,哀愍听许,为我解说。”

佛告长老舍利子言:“恣汝所问!如来今者,当为解说,令汝心喜。”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成就几法,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成就几法,身业不动,语业不动,意业不动,不为天魔及魔军众之所娆转,从初发一切智心修行正行,地地增胜善巧方便,为一切众生作胜导师,为普导师、为大照炬、为大梯蹬、为桥、为船、为济度者、为彼岸者、为舍、为救、为归、为趣,而能不舍一切智心?”

尔时,舍利子欲重宣此义,以颂问曰:

“菩萨何等义,能住大菩提?

何名德及法,由此悟无上?

又行何等行,利益诸众生?

修习何法已,成佛人中胜?

云何伏恶魔,住最胜菩提,

震动拘胝土,悟无上正觉?

菩萨者何义? 如是句云何?

云何为菩提,及无上佛法?

云何行世间,利益群生类,

不染如莲华,解脱拘胝众?

云何为天龙,非人等供养?

我诸所请问,慈悲愿为说。”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子:“善哉!善哉!吾今当为分别解说。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成就一法,则能摄受汝所问法,及余无量无边佛法。何者一法?谓菩提心及备信欲。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一法,则能摄受无边佛法。”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信欲具足?复以何义名菩提心?”

佛告舍利子:“信欲具足者,是谓坚实不可坏故,是谓牢固不可动故,言不动者无蹶失故,无蹶失者能善住故,能善住者不退转故,不退转者观众生故,观众生者大悲根本故,大悲根本者不疲倦故,不疲惓者成熟众生故,成熟众生者善知自乐故,善知自乐者无希望故,无希望者不染资具故,不染资具者为众生依故,为众生依者观待下劣众生故,观待下劣众生者为救济故,为救济者为归趣故,为归趣者不卒暴故,不卒暴者善观察故,善观察者无怨嫌故,无怨嫌者善调信欲故,善调信欲者无所存故,无所存者善清净故,善清净者妙鲜白故,妙鲜白者内离垢故,内离垢者外善清净故。舍利子,如是坚实难坏,乃至内离于垢、外善清净者,是名信欲具足也。”

佛复告舍利子:“菩提心者,何相何貌?舍利子,菩提心者无有过失,不为一切烦恼之所染故。菩提心者相续不绝,不为余乘中所证故。菩提心者坚固难动,不为异论所牵夺故。菩提心者不可破坏,一切天魔不倾败故。菩提心者常恒不变,善根资粮所积集故。菩提心者不可摇动,必能独证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妙善安住,于菩萨地善安住故。菩提心者无有间断,不为余法所对治故。菩提心者譬如金刚,善能穿彻佛深法故。菩提心者胜善平等,于诸众生种种欲解无不等故。菩提心者最胜清净,性不染故。菩提心者无有尘垢,发明慧故。菩提心者宽博无碍,含受一切众生性故。菩提心者广大无边,如虚空故。菩提心者无有障碍,令无碍智遍行一切无缘大悲不断绝故。菩提心者应可亲近,为诸智者所称赞故。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为能建立,建立一切喜乐事故。菩提心者发生诸愿,由戒净故。菩提心者难可摧灭,由住忍故。菩提心者不可制伏,由正勤故。菩提心者最极寂静,由依一切大静虑故。菩提心者无所匮乏,由慧资粮善圆满故。

“复次,舍利子,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尸罗蕴、三摩地蕴、般罗若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之根本也。又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

舍利子言:“菩提心者,谓以此心用菩提为生体故,名菩提心。”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成就信欲、菩提心故,是名菩提萨埵,是名广大萨埵,是名极妙萨埵,是名胜出一切三界萨埵,是名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是名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是名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菩萨摩诃萨以具如是诸业净故,不为天魔及魔军众之所娆转,从初发一切智心修行正行,地地增胜善巧方便,不为一切世法所动,能为众生作大导师,作胜导师,作普导师,为大照炬、为大梯蹬、为桥、为船、为济度者、为彼岸者、为舍、为救、为归、为趣。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发一切智心故,魔及魔军不能倾动。”

尔时,佛告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由具如是净信欲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心多净信,乐睹贤圣,乐闻正法,乐不悭吝,开舒心手而行大施,欣乐大舍,乐均普施。于诸众生心无挂碍,心无秽浊,心无愦乱,心不间杂。于业业报深心奉敬,无疑无虑,知黑白法果报不坏,乃至命难不起诸恶,永离杀生、不与取、邪淫行、妄语、乖离语、粗恶语、绮语、贪染、瞋恚、愚痴、邪见;为断如是不善业道,受持奉行十善业道。由具信故,于诸沙门、若婆罗门,正至正行具德具戒,其心纯净成调顺法,具足多闻,勤行咨问,修正作意,调善寂静,亲近寂灭,不起诤讼,非不爱语,善知信欲非不善知,善法相应远诸恶法,不掉不高,性离躁动,性离粗言,语无浮杂,守念正住,心安妙定,善断有本,不中毒箭,舍离重担,超度疑虑;及以后有诸佛世尊、菩萨摩诃萨、声闻、独觉,于如是等善知友所,如实觉已,亲觐敬仰,奉事将遇。行者如是于善知友身行奉事,复以法施而摄受之,宣说妙法示教赞喜,所谓若行柁那得大财富,若行尸罗得生天乐,若好多闻获得大慧,若修诸定便离系缚。复为开显种种微妙清净胜法,此是布施、此布施报,此是悭吝、此悭吝报,此是尸罗、此尸罗报,此是犯戒、此犯戒报,此是忍辱、此忍辱报,此是瞋恚、此瞋恚报,此是正勤、此正勤报,此是懈怠、此懈怠报,此是静虑、此静虑报,此是乱心、此乱心报,此是智慧、此智慧报,此是恶慧、此恶慧报,此身妙行、此身妙行报,此身恶行、此身恶行报,此语妙行、此语妙行报,此语恶行、此语恶行报,此意妙行、此意妙行报,此意恶行、此意恶行报,此善、此不善,此应作、此不应作,此若作已感得长夜义利安乐,此若作已感得长夜非义非利非安乐果。

“舍利子,行者如是为诸善友,宣说是法示教赞喜。已觉知堪任大法器者,即为开示甚深微妙空相应法,所谓空法、无相法、无愿法、无行法、无生法、无起法、无我法、无数取法、无寿命法、无众生法。复为开示甚深缘起,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忧苦身心焦恼,如是种种生起纯大苦聚;又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灭。

“舍利子,又应为说,此中无有一法是有可得而可灭者。何以故?由彼诸法从因缘生,无有主宰,无有作者,无有受者;从因缘转,又无一法流转旋还,亦无随转。由痴妄故,假立三界,从烦恼苦之所流转,但假施设。行者如是如实观察痴妄之时,无有一法能作余法。若于是中无有作者,作者不可得故,乃至无有一法流转旋还,流转旋还不可得故。舍利子,行者若闻如是甚深法已,无疑无虑,善入诸法无挂碍性。是人不著于色,不著受、想、行、识,不著眼色及以眼识,不著耳、鼻、舌、身、意法及以意识,皆不可得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信受如是性空法已,不退见佛,不退闻法,不退奉僧;在在所生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奉僧,面生佛前,猛励正勤,志求善法。是人住正勤已,不恋居家、男女眷属、奴婢仆使及诸资具。是人不为淫欲所娆,速于今生舍盛年乐,以净信心于佛法中出家入道。既出家已,得善知识、善伴、善友,善住思惟,善住信欲。由善住信欲故,善听闻法,坚奉修行,不但言说以为宗极,觉慧成就,乐求多闻无有厌足;如所闻法以无染心为他广演,于诸利养、恭敬、名誉情无希望,不舍正义妄为他说,如其所闻、如其所住而为说法,于听法众起大慈心,于诸众生起大悲心。

“舍利子,行者如是有多闻故,不顾身命,少欲知足,寂静欣乐,易满易养,乐处空闲,如所闻法观察其义,依于实义不依于文。为诸天、人、阿素洛界之所依止,不专为己,为诸众生,求于大乘,所谓佛智、无等智、无等等智、胜出一切三界之智。舍利子,我说是人获得第一不放逸法。舍利子,云何名为不放逸法?所谓诸根寂静。何等诸根寂静?所谓眼见于色不取相貌,如实觉知色味色患及色出离;如是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识法不取相貌,如实觉知法味法患及法出离。舍利子,如是名为心不放逸。复次,不放逸者,调伏自心,善护他心,除乐烦恼,趣乐正法,不行欲觉、恚觉、害觉,不行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不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不行不如理作意,不行一切恶不善法,此则名为不放逸也。

“如是,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既不放逸,能勤修习如理作意,若法是有如实知有,若法是无如实知无。观察此中何者是有、何者是无,即以慧力如实能知。正修习者,圣解脱有;邪修习者,圣解脱无。无业报者,此则是有;有业报者,此则是无。复次,眼为是有,有眼者无;耳、鼻、舌、身、意,意为是有,有意者无。复次,色为无常苦变异法,此则是有;色为常住不变不坏,此则是无;受、想、行、识无常苦变异法,此则是有;受、想、行、识常住不变不坏,此则是无。复次,无明为缘,诸行则有;若无无明,诸行则无。乃至以生为缘,老死则有;若无生者,老死亦无。复次,施感大财,此则是有;施感贫穷,此则是无。持戒生天,此则是有;犯戒生天,此则是无。闻生大慧,此则是有;诸恶慧者能生大慧,此则是无。修定离缚,此则是有;修定系缚,此则是无。复次,若如理作意而有系缚,不如理作意离系缚者,此二俱无。若诸菩萨发起正勤,菩提则有;若起懒惰,菩提则无。若无憍慢出家授记,是名为有;若憍慢者寂灭则无。复次,遍一切处,空性是有;遍一切处,有我、数取、众生、寿命、丈夫等类,此则为无。如是,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行不放逸,能善修习如理作意,世间智者同知是有,施设为有;世间智者同知是无,施设为无。舍利子,若定说有,非正了知;若定说无,是亦名为非正了知。何以故?诸佛世尊所说实义,能随觉了故。

“舍利子,诸佛世尊具大智力总摄诸法,安处四种邬柁南中。何等为四?所谓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舍利子,所演一切行无常者,如来为诸常想众生断常想故。所演一切行苦法者,如来为诸乐想众生断乐想故。所演一切无我法者,如来为诸我想众生断我想故。所演寂灭涅槃法者,如来为诸住有所得颠倒众生,断有所得颠倒心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若闻如来说一切行为无常者,即能善入毕竟无常。若有闻说一切行苦,则能兴厌起离愿心。若有闻说诸法无我,则能修习于三摩地妙解脱门。若有闻说寂灭涅槃,则能修习无相三摩地,而不非时趣入真际。如是,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能善修习如是法者,终不退失一切善法,速能圆满一切佛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注音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