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学习网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一

发布时间:2019-06-25 12:03:44作者:金刚经学习网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一

【(丙)第三番问答亦二。初问。二答。(丁)今初】

外人曰。善哉愿说。充满我意。亦使余人展转利益。则是传灯不绝。为报佛恩。

佛以度生为事。惟有传法。能报佛恩。此正大乘自利利他之深心也。

【(丁)二答】

沙门曰。谛听善摄。为汝说之。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

先诫谛听。令生闻慧。又诫善摄。令生思慧。以阶修慧也。梵语奢摩他。此翻为止。而有三别。一体真止。二方便随缘。三息二边分别止。就一一止。各有三义。体真止。止息见思。停止真谛。见思真谛。如水与冰。同一湿性。性则不当止与不止也。方便随缘止。止息尘沙。停止俗谛。尘沙俗谛。亦如冰水。性非止与不止也。息二边分别止。止息无明。停止中谛。无明中谛。亦如冰水。性非止与不止也。谓知一切诸法等者。知之一字。即所谓作是观之观字。乃繇观以入止也。一切诸法徧指十界十如权实性相。所谓因缘所生法也。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所谓我说即是空也。十界俱空。不同但空而已。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所谓亦名为假名也。十界互具。不同偏假而已。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所谓亦名中道义也。法法皆中。不同但中而已。观即空故。令界内外见思。妄念不流。观即假故。令界内外尘沙。妄念不流。观即中故。令界内外无明。妄念不流。为令易解。次第分别。得意为语。三止圆在一心之中。故为大乘止门。梵语毗钵舍那。此翻为观。亦有三别。一从假入空观。二从空入假观。三中道第一义观。就一一观。亦各三义。从假入空。观穿见思。观达真谛。见思真谛。性元非二。不当观与不观。从空入假。观穿尘沙。观达俗谛。尘沙俗谛。性元非二。不当观与不观。中道妙观。观穿无明。观达中谛。无明中谛。性元非二。不当观与不观也。此示观文。与止稍别。前约因缘所生。即空假中。以明妙止。则三妙观。已在其中。但是就事显理。摄末归本。譬如大佛顶经所明。阴入处界。皆如来藏也。今言虽知本不生。今不灭。即牒上文全事即理言之。所谓随缘即不变也。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乃即指彼一切诸法。随拈一法。无非缘起法界。所谓不变随缘。即性具相。俱体俱用。譬如大佛顶经。所明如来藏中七大互融。方为大乘观门也。夫以背尘合觉。所有三止三观。总名为止。全体起用。所有即寂即照。总名为观。既非敌对之功。永异偏小之旨。得此意已。广历下文染净三性。若竖若横。种种止观。从始至终。罔非圆极。方知智者大师徧立十境。备论十乘。要不出于此矣。只缘根有利钝。致使说有详略。何容重子。而反轻父哉。初略标纲要竟。

【(乙)二广作分别二。初重问。二详答。(丙)今初】

外人曰。余解昧识微。闻斯未能即悟。愿以方便。更为开示。

【(丙)二详答三。初许说。二立科。三解释。(丁)今初】

沙门曰。然。更当为汝广作分别。亦令未闻寻之取悟也。

【(丁)二立科】

就广分别止观门中。作五番建立。一明止观依止。二明止观境界。三明止观体状。四明止观断得。五明止观作用。

一明止观依止。有两卷半文。即慈云所谓初卷开止观之解者也。二明止观境界。至五明止观作用。有卷半文。即慈云所谓次卷示止观之行者也。次第者。依止即迷悟之源。繇迷故。有三性境界差别。繇有所观境故。得辨止观体状。繇修止观。便有断得。繇得体故。便有作用也。

【(丁)三解释即为五。初明止观依止(至)五明止观作用。(戊)初中二。初分科。二各释。(己)今初】

就第一依止中。复作三门分别。一明何所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

【(己)二各释即为三。初明何所依止(至)三明以何依止。(庚)初中二。初标列。二释成。(辛)今初】

初明何所依止者。谓依止一心。以修止观也。就中复有三种差别。一出众名。二释名义。三辨体状。

先标一心。次列三别也。一心。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其性元与诸佛及众生等。所谓三无差别。葢既全真成妄。即复全妄是真。故名一心。非于妄心之外。别立一真心也。譬如指即波之水性。即沤之海性耳。

【(辛)二释成即为三。初出众名。二释名义。三辨体状。(壬)今初】

初出众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如是等名。无量无边。故言众名。

此略列七种名。以为释义之本也。

【(壬)二释名义三。初标章。二广释。三结成。(癸)今初】

次辨释名义。

【(癸)二广释为七。初释自性清净心(至)七释法性。(子)今初】

问曰。云何名为自性清净心耶。答曰。此心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无改。故名为净。何以故。无明染法。本来与心相离故。云何为离。谓以无明体是无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故言离也。既无无明染法与之相应。故名性净。中实本觉。故名为心。故言自性清净心也。

言此现前。一念心之自性。自从无始以来。虽被无明染法所覆。而清净如故。性不可改。譬如虚空。虽被狂华于中起灭。而空性无改。以彼狂华体非有故。不得言其与空相应。是名离也。非如两物异处。而名离也。言中实本觉者。性非有无。名之为中。不同空之对有得名。理非虚谬。名之为实。不同空之因色显发。元无不觉。名为本觉。不同空之晦昧无知。故但可以空为喻。不可认空为心。

【(子)二释真如】

问曰。云何名为真如。答曰。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望于诸法。法悉虚妄。有即非有。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又复诸法虽实非有。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然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诸法灭时。此心不灭。不生故不增。不灭故不减。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即为伪异相也。是故起信论言。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义故。自性清净心。复名真如也。

初两番释真。次一番释如。次一番合释真如也。真者不妄。如者不异。初释真者。一切诸法。种种差别。悉是虚妄伪相。心则即差别而非差别。如金即器。器有差别。金性无差。器相是伪。金体是真也。又释真者。诸法虚妄。因缘生灭。心则即生灭而不生灭。如金即器。器有成坏。金无成坏。成坏。即是生灭增减之妄。无成坏者。名为真也。次一番释如者。举凡圣之万殊。同真心之一体。体非有二。故言无异。相惟实相。故言无相。次合释真如者。心外无法。法惟是心。真实如是。故名真如。引论证成。在文易见。

【(子)三释佛性二。初略释。二广辨。(丑)今初】

问曰。云何复名此心。以佛为性。答曰。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以此净心之体。非是不觉。故说为觉心也。

【(丑)二广辨三。初约不觉辨。二约觉辨。三释余疑。(寅)初中二。初直明心非不觉。二双显二佛性义。(卯)今初】

问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觉。答曰。不觉即是无明住地。若此净心是无明者。众生成佛。无明灭时。应无真心。何以故。以心是无明故。既是无明自灭。净心自在。故知净心非是不觉。又复不觉灭故。方证净心。将知心非不觉也。

无明自灭。净心自在。乃约在缠真如。以明非是不觉。不觉灭故。方证净心。乃约出缠真如。以明非是不觉。此心虽有。在缠出缠之异。而元非不觉则同也。

【(卯)二双显二佛性义】

问曰。何不以自体是觉。名之为觉。而以非不觉故。说为觉耶。答曰。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说为觉也。是故经言。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此即偏就心体平等说也。若就心体法界用义以明觉者。此心体具三种大智。所谓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是觉心体。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为觉性也。是故须知同异之义。云何同。谓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体平等。故言同也。复云何异。谓本觉之义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种智性。出障名智慧佛也。心体平等之义是体。故凡圣无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异。应如是知。

问意单取觉义。答则双非二边。然心体实非觉与不觉。亦得说为觉者。以具如如佛及智慧佛二义故也。约如如佛。则非觉非不觉。然既称佛。亦可强名为觉矣。约智慧佛。既具三智之用。便可直称为觉也。无师智。即一切智。了达十界一相。不繇他悟故。自然智。即道种智。了达三千性相。无量差别。不繇作意故。无碍智。即一切种智。了达一相无相。无相无不相。一一相中。具见一切诸法。真实之相。究尽边底。无障蔽故。又无师智者。谓一切智等。三智一心中得。不从他授故。自然智者。谓一心法尔具足三智故。无碍智者。谓一切智。三谛俱空。道种智。三谛皆假。一切种智。三谛并中。无隔碍故。夫如如佛与智慧佛。全体即用。全用即体。安得非同。但智慧佛。凡夫但有其性。未彰其用。而如如佛。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安得非异。又复应知智慧佛性。凡夫用虽不彰。而性元无减。如如佛性。凡夫体虽无减。而迷不自觉。则异仍非异。直是非同非异。说有同异之义耳。

【(寅)二约觉辨四。初辨智慧佛性。二辨报应佛性。三辨出障佛性。四辨平等佛性。智慧佛。即自受用报身。报佛即他受用报身。应佛即胜劣二应。及随类应身。出障。即果头法身。平等。即在缠法身。如此单复三身诸佛。咸以净心为性。故皆得名为觉也。(卯)初中三。初双许二义。二约修广释。三举喻结成。(辰)今初】

问曰。智慧佛者。为能觉净心。故名为佛。为净心自觉。故名为佛。答曰。具有二义。一者觉于净心。二者净心自觉。虽言二义。体无别也。

【(辰)二约修广释二。初约迷真起妄成不觉义。次约返妄归真具二觉义。(巳)初中四。初明二熏。二出名相。三明互依。四结流转。(午)今初】

此义云何。谓一切诸佛本在凡时。心依熏变。不觉自动。显现虚状。虚状者。即是凡夫五阴。及以六尘。亦名似识似色似尘也。似识者。即六七识也。由此似识念念起时。即不了知似识等法。但是心作。虚相无实。以不了故。妄执虚相。以为实事。妄执之时。即还熏净心也。

初言心依熏变等者。谓一真如心。虽复体常不变。然法尔有随缘之能。繇其从未悟故。不免依熏而变。繇其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觉念起。妄为明觉。此明觉者。即是无明。无明一动。三细六粗遂具。名为显现虚状。所谓五阴六尘是也。受想行识。名似识。色阴。名似色。六尘。名似尘。皆言似者。一心所现虚妄影状。无实体故。尘即是色。不言可知。识即前六识。及第七识。此七皆无别体。依心而起。如水起波故也。此明根本无明熏变力也。次言由此似识念念等者。妄执只是见思。亦名枝末无明。繇此无明增上熏力。令本净心锢蔽五浊。变作住地无明。此明枝末无明熏变力也。

【(午)二出名相】

然似识不了之义。即是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是故经言。于缘中痴。故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所执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时无明熏心故。令心不觉。即是子时无明。亦名住地无明也。妄想熏心故。令心变动。即是业识。妄境熏心故。令心成似尘种子。似识熏心故。令心成似识种子。此似尘似识二种种子。总名为虚状种子也。

先明似识不了之义。名为果时迷境无明。即界内十二因缘中无明支也。亦名为痴。以不了境虚故于三漏中。即无明漏。其余见惑及三界思惑。名为欲漏有漏。次明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所谓三界见思惑也。次明所执之境。成妄境界。心若不执。境界本虚也。次明迷境无明。还熏净心。令彼净心成不觉义。此以枝末无明转熏根本无明成现行也。次明见思妄想还熏净心。令彼净心举体变动。名为业识。此以六七识现行。转熏阿黎耶识成现行也。又以妄境熏心。即成似尘种子。谓阿黎耶中。具有十一色法之种子故。以似识熏心。即成似识种子。谓阿黎耶中。具有前七识及诸心所之种子故。虽有二种种子。同一虚状。别无实体。不过全揽一心以为实体耳。

【(午)三明互依】

然此果时无明等。虽云各别熏起一法。要俱时和合。故能熏也。何以故。以不相离。相藉有故。若无似识。即无果时无明。若无无明。即无妄想。若无妄想即不成妄境。是故四种俱时和合。方能现于虚状之果。何以故。以不相离故。又复虚状种子。依彼子时无明住故。又复虚状种子。不能独现果故。若无子时无明。即无业识。若无业识。即虚状种子不能显现成果。亦即自体不立。是故和合方现虚状果也。是故虚状果中。还其似识似尘虚妄无明妄执。

此明枝末根本二种无明。及前七第八若现若种。皆必互依而互熏也。前云。果时无明熏心以为子时无明。妄想熏心以为业识。似乎各别熏起。实必俱时和合。方成熏义。以似识等四。相藉而有。不相离故。当知现行熏起。非各别矣。又色心虚状种子。必依根本无明而住。必依业识而成现行之果。既成果已。还具六七之似识可以熏心。再成似识种子。还具十一色法之似尘。可以熏心。再成似尘种子。还具虚妄果时无明。可以转熏子时无明。还具妄执之妄想。可以转熏业识。当知现种。更互相熏。亦必俱时和合。非各别矣。

【(午)四结流转】

由此义故。略而说之。亦不觉故动。显现虚状也。如是果子相生。无始流转。名为众生。

本来无非不觉。无非妄动。无非虚状。果既生子。子复生果。无始流转。岂于心外有少许实法哉。约迷真起妄成不觉义竟。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一

音释

豁(呼括切)韬(音叨)辽(怜萧切远也)晦(音诲)鄮(莫候切县名)箧(乞协切箱箧)頔(音狄)弁(音汴)顗(鱼岂切)缯纩(上疾陵切帛也。下苦谤切绵也)

首页123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注音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