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学习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九(之一)

发布时间:2019-06-25 12:03:38作者:金刚经学习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九(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第六天趣中)。

  (●二色界十八天)。

  (○初色界天合释)。

  (○[疏云]二色界者。以此界中依正二报色法殊胜。从胜为名也。通名梵世者。梵是净义。离欲染故。禅所生故。离散动故。此界总有一十八天。若俱舍云。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即除无想也。依大众部。与今经同。即加无想[翻译云]若修根本四禅。离欲粗散。则生色界。然此色界。依萨婆多。但十六处。俱舍疏云。除大梵天。谓梵辅天。有高楼阁。名大梵天。一主所居。更无别地。除无想天。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名无想天。非别有地。若依经部。立十七天。俱舍即除无想也。颂释云。谓大梵天。与梵辅等。处虽不别。身形寿量皆不等。故别立大梵。若上座部。即同楞严。谓无想广果。因果别故。立十八天。分为四禅)。

  (○[瑜伽第四]色界有十八处。谓梵众天。梵前益天。(即梵辅天)大梵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初静虑故。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第二静虑故。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第三静虑故。无云天。(即福爱天)福生天。广果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第四静虑故。无想天。即广果天摄。无别处所。复有诸圣住止不共。五净宫地。谓无烦。无热。善见。善现。及色究竟。由软中上上胜上极品。杂熏第四静虑故。复有超过净。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清凉云]瑜伽处有十八。谓色究竟外。说大自在。不言无想。意在广果中收。今此即文而数。有二十二。然四禅初一。皆是总标。则初静虑四。(加梵身天)三三各三。第四有八。还成十八。按瑜伽除无想。加大自在为十八。华严除无想[除]梵身为十八。皆与今经别)。

  (○[婆沙云]此三十二天。二唯凡住。谓大梵天王。不达业因。说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圣人不与同居。无想天唯是外道。修无想定。受五百劫无心之报。报毕。必起邪见。堕地狱。以故圣人不生其中。五唯圣住。谓五净居人。凡生彼者。要是进向那含。身得四禅。发于无漏。起熏禅业。或起一品。乃至九品。方乃得生。凡夫无此熏禅业。故不得生。然此是欲界那含。生彼而得罗汉。非先是罗汉而生彼也。余二十五天。凡圣同住)。

  (○[世界名体志云]次第禅门云。仁王经明十八梵。应有民主之异。又云。四禅中有大静王。璎珞经明禅禅皆有梵王。楞严四禅四位天王。华严列众三十九位。欲界天天称王。色界禅禅称王。今详初禅。既以大梵为王。而三经皆说四禅有王。则知光音遍静广果三天皆王。依大乘经旨。初禅至四。立为四地。曰广果为王。福爱为臣。无云为民。五那含。一外道。寄居广果天中。已上九天。同居四禅。秪一地。二禅三禅例之)。

  (○次合释四禅八定)。

  (○[清凉三地疏云]禅那。西音。此云静虑。静谓寂静。虑谓审虑。静能断结。虑能正观。诸无色定。有静无虑。虽能断结。不能正观。欲界正持。有虑无静。虽能正观。不能断结。故离色界。独受斯称。初四禅者。一有寻有伺静虑。二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离乐静虑。俱舍定品云。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即斯义也)。

  (○[释禅波罗蜜云]上所明戒相。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未除细乱。若自尸罗皎洁。志在禅门。专修五法。则色界清净四大。自现身中。次第获得根本四禅。种种胜妙支林功德。尔乃因超欲网。果居色界。禅是西土之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今但言根本者。以无量心。背舍胜处。一切处神通变化。无漏观慧等。种种诸禅三昧。皆从四禅中出。故称根本)。

  (○[大集经云]言初禅者。亦名为具。亦名为离。离者。谓离五盖。具者。谓具足五支。余四同离五盖。具支有别)。

  (△[智论云]行者除却五盖。其心安隐。清净快乐。譬如日月。以五事覆曀。烟云尘雾。罗睺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为五盖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益人。若能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枝成就初禅。于欲界中出欲。得初禅名)。

  (○言八定者。一初禅定。二二禅定。三三禅定。四四禅定。五空处定。六识处定。七无所有处定。八非有想非无想定。后四名无色定。亦名四空定)。

  (○[私谓]准婆沙俱舍。四静虑有二种。一修得。一生得。又云。一生静虑。二定静虑。定即修得也。修得者。应有二种。一菩萨修。二凡夫修。四禅既尔。四空亦然。华严菩萨住发光地时。即住初禅。乃至住非非想处。此菩萨修也。此经所明。色无色界诸天趣。则凡夫修也。何以明之。清凉三地疏云。若约寄位。全同瑜伽。瑜伽中为顺世禅。了欣厌相。即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若约勤求净菩萨行。则所闻法。必当深妙。如下夜神所得四禅。今经初文云。不假禅那。无有智慧。结文云。虽非真正修三摩地。及无为真不动地等。即同瑜伽欣厌等言。明历别之相。不同华严深妙。故曰。是凡夫修也。清凉又明总修别修四句云。菩萨总修。下皆总发。若别修相。具如瑜伽智论等说。所谓别修者。谓偏修初禅。发于初禅。修二发二。修空发空等。今经历位增上。次第胜进。正别修别发之相也。长水疏依天台法界。列五支林。而不引杂华三地之文。其义如此)。

  【科】([○@│]文三。一总标)。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

  【疏】此总明修心之人。须假禅定。然后发慧。定慧均等。方称静虑。(资中文)若不尔者。不得名禅。意显此四位中。皆因禅慧。然于其中。所伏惑习。差降有异。故分诸天。下自辨释。([融室云]遗教云。譬如惜水之家。善修堤坊。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或可。此约世间人。不修无漏禅定。不发无漏正慧。遂感四禅果报。虽曰修禅。但是有漏六行事观。不离虚妄。不名禅那。如下文云。此三胜流。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又云。但能执身。不行淫欲等。又下结云。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等([证真云]但约不修无漏定慧而言。余同六行)。

  【科】([○@│]二列释四)。

  ([○@│]一初禅二)。

  (卍一释三)。

  (CB17564一梵众天)。

  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疏】专意在此。故云但能执身等。想念俱无者。由行六行。厌下欲界。是苦粗障。忻上色界。是净妙离。故得欲界惑伏。名爱染不生。由是命终。即生色界。故云无留欲界。此即粗苦不起。净相现前。即是净定。(下资中文)味此而生。名为梵众。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所感也([手鉴云]。六行事观者。是凡夫起世间道。伏惑之行相也[俱舍颂曰]世无间解脱。如次缘上下。作粗苦障行。及净妙离三。论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粗苦障。及净妙离。谓无间道。缘自次下诸有漏法。作粗苦障。三行相中。随一行相。若解脱道。缘彼次上诸有漏法。作净妙离。三行相中。随一行相。非寂静故粗。非美妙故苦。非出离故障。妙净离三。翻此应知。谓若精进。作此六行断结之道。伏却下地烦恼。命终即受上二界生。又六行忻厌各三。若所忻厌体。则随何地。各各不同。如欲恶不善为初禅所厌。寻伺为二禅所厌。乃至无所有寂然而住。为有顶所厌。如次忻上。亦例可推。又初禅为下未至地心所欣。为净妙离。为他二禅近地心所厌。为粗苦障。则欲界法。唯是所厌非欣。有顶地法。唯是所忻非厌。中间地法。通可厌可忻)。

  (○[释禅波罗蜜云]六行观者厌下苦粗障为三。即是观欲不净欺诳可贱。攀上胜妙出为三。(出即离也)即是观初禅尊重可贵。言厌下者。厌欲界底下。色心粗重故。一厌苦观。谓行者思惟。今感欲界报身。饥渴寒暑病痛刀杖。种种所逼。为果苦。于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如经说。一切众生。为爱奴婢。是因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二厌粗观。谓思惟此身。三十六物。屎尿臭秽之所成就。为果粗。缘欲界五尘。散动起恶。是因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三厌障观。思惟此身。为山河石壁之所质碍。不得自在。为果障。为烦恼盖覆真性。是因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也。四忻胜观。谓欲界乐为苦。色界乐为胜。得初禅味。为果胜。贪欲乐从外五尘。生恼热怨结。以为下劣。初禅上胜之乐。从乐内发。是因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受得色界之身。如镜中像。无有质碍。为果妙。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因妙。贪欲乐心动驰散名粗。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获得五通彻见障外。山壁无碍。为果出。心得离盖障。至初禅。是因出。亦如石泉。自内涌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

  (CB17564二梵辅天)。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疏】已伏欲惑。故云欲习既除。得上初禅。定心显胜。故云离欲心现。此结上也。([补遗云]离欲心现。初禅发也。以初禅九品。故次第发)于诸下。正明此天。于定共戒。爱乐随顺。梵行成就。防非不失。此则兼护律仪。净戒成德。匡弼梵主。故名梵辅([翻译云]梵富楼。此云前益天。在梵前行。恒思梵天利益。亦名梵辅)。

  (CB17564三大梵天)。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疏】禅观转胜。受生细妙。故云身心妙圆。复具戒德。故云威仪不缺。此结前也。清净下。正明此天。于定戒中。发慧明悟。斯则慧解过人。能为梵主。统摄梵众。准俱舍说。威德光明。独一而往。无寻无伺。定力所感。下二天具有寻伺。([熏闻云]论明三摩地有三种。一有寻伺。谓初禅及未至定也。二无寻唯伺。谓中间禅。三无寻无伺。谓二禅近地。乃至非想等。今天梵大即中间。定力所感)又劫末后去。劫成先来。外道不测。便执为常。又因起念。见有天生。便执能生世间。为一因生([证真云]劫初成时。梵王先生。犹住一劫。未有梵侣。后起念云。愿诸有情。来生此处。作是念已。梵子即生。外道不测。便执梵王是常梵子无常)。

  (△[孤山云]已上三天。不显修禅。唯明持戒。此经扶律。励未来故)。

  (○[十藏品疏云]梵天。正理初说有三。今加梵身。晋经梵众。名梵眷属。若然。身亦众义。则梵身。是外所领之众。梵众。则为内眷属等。梵辅。即大梵前行列侍御。大梵。即彼天王。获中间定。初生后殁。威德等胜。故名为大。本修慈心。得生梵世。等流相续。还愍众生。好请转法轮。故智光照物。不为污行。故身光发挥。若有遇之。身心悦乐)。

  (○肇公云。尸弃。梵王名。大论。秦言或翻火首。法华疏云。外道唤火为树头尸弃。此王本修火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经律异相云。行禅离欲。修习火光三昧故。身出妙光。胜于日月。清凉云。或云火顶。以火灾至此故)。

  (○[法苑珠林云]梵天无别住处。但于梵辅。有层台高显广博。大梵天王独于上住。以别群下。三天中。梵众是庶民。梵辅是臣。大梵是君。唯此初禅。有其君民臣庶之别。此上皆无[法华疏]梵王是娑婆世界主。在初禅二禅两楹之中。毗昙云。二禅已上。无言语法。故不立王。璎珞禅禅皆有梵王。今谓但加修无量心。报胜为王。无统御也。禅门云。初禅内有觉观。外有语言法。主。颌下地众生为便。故作世主[智论云]天中有三天主。释提婆那民二处天主。魔王六欲天主。梵世界中梵天王为主)。

  (○[佛地论云]貌如童子。身白银色。衣黄金衣。禅悦为食。是大千世界主也[起世因本云]化乐他化二天。所著衣服。随心轻重大小。色界天不著衣服。如著不异。头虽无髻。如著天冠。无男女相。形唯一种)。

  (卍二结)。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疏】已离欲界八苦。故云所不能逼。但是六行伏惑。故云非真三昧。凡真修禅者。不于三界现身意。纵得胜妙。定相现前。了了自知。而无取著。今此虽得清净。似三摩地。以不了故。味著受生。然能离欲散心粗动。故云诸漏不动。是故结云。此三胜流。总名初禅。([孤山云]禅有四类。一有漏禅。即今四禅。二无漏禅。谓九想八背等。三亦有漏亦无漏禅。谓六妙通明等。四非有漏非无漏禅。即此经首楞严王。中道理定。今云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此以第一。简非第四。清净心中。正指初禅也。诸漏不动。正指伏惑也)。

  (△[温陵云]有无明流。欲流。胜流。四果流。涅槃流。欲流趣于生死。虽至六天。未足为胜。此天已出欲流。背生死。趣胜净。故称胜流)俱舍云。离生喜乐地。离欲界杂恶。生得轻安乐([三地疏云]离生喜乐者。是修行利益。瑜伽十一明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乐及忧。不善所引忧喜。及舍彼五受。故生喜乐。言喜者。深庆适悦。乐者。身心适悦。庆离欲恶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解脱之乐。是故名乐。唯识第六云。轻安者。谓远粗重为轻。调畅身心为安)然此初禅。所得功德。有五支林。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支。行相如天台法界次第中([法界次第云]支即支分。如树根干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又支持义。谓定心浅薄。易于摇动。得觉观等法支持。则定心安隐牢固。故名支也。初禅天定。五支功德。一觉支。初心在缘为觉。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二观支。细心分别为观。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欲界所未有也。三喜支。欣庆之心为喜。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获初禅天定。利益甚多。欢喜无量也。四乐支。行者发初禅时。喜心既息。恬然静虑。受禅乐也。五一心支。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行者初证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散乱。若喜乐心息自然心与定一也[熏闻云]初禅修五法。离五盖。成五支。具有八触十功德相。若发此禅。则色界四大清净。自然现于欲界身中。今经正明凡夫随禅受生。故不备说修证之相)。

  (○[智论云]持戒清净。闲居独处。守摄诸根。初夜后夜。专精思惟。弃舍外乐。以禅自娱。离诸欲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依未到地得初禅。初禅相有觉有观。喜乐一心。有觉有观者。得初禅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惊悟。常为欲火所烧。得初禅时。如入清凉池。偈曰。已得离淫欲。则入清凉定。如人大热闹。入冷池则冷。(律中喻以巧浴浸灌)又如贫人卒得宝藏。行者思惟。分别欲界功罪。知初禅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欢喜)。

  (○[天台释禅云]禅名功德丛林。欲界未到等。未有支林功德之法。虽复前发。不名初禅。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禅故。即是初禅方便定。行者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有十种善法眷属。次第发动。故名初禅)。

  ([○@│]二二禅二)。

  (卍一释三)。

  (CB17564一少光天)。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疏】王为梵主。故云统摄。戒定慧具。故云圆满梵行。此结前也。澄心下。正明此天。定心转胜。故云澄心不动。定光明发。故云寂湛生光[资中]二禅已上。离觉观故。无有语言。但以定心发光。以光胜劣。分其位次。([如说云]指身量光明。非言慧照也)此天喜相初生。慧光尚劣。名少光天([翻译云]梵语廅安合天。晋云有光寿。亦云少光。于二禅中。光最少故[经律异相]长阿含依品云。语言时。口出少光)。

  (○[智论云]经言业报生身光者。欲界天以灯烛明珠等施及布施禅定等清净故。身常光明。不须日月。色界[大]行禅离欲。修火光三昧故。身常出妙光明。胜于欲界。要而言之。是诸光明。皆由心清净故得)。

  (○[瑜伽云]问初二静虑。诸天光明。有何差别。答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内无光明。初静虑身。亦复如是。外放光明。内则不尔。譬如明灯。外发金光。内自照了。第二静虑。身亦如是。若内若外。俱有光明)。

  (CB17564二无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疏】从前少光。更发多光。光相转增。名光光相然。光相圆明。映十方界。境随光净。遍成琉璃。由定转增。定光发照。必无涯际。名无量光([真际云]映十方界。约其定光。随所受用东西处言之。非遍十方世界也)。

  (△[桐洲云]遍界虚[应]悉成琉璃。然无尽光)。

  (○[翻译云]梵云廅波摩那。此云无量光。光明转增。量难测故[阿含云]语言时口出多光)。

  (CB17564三光音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疏】吸取任持。无量净光。以表言诠。名为教体。此光表诠。离诸粗重。故云发化清净。随机开示。无不明了。故云应用无尽。([真际云]教体。即言诠也。以光为音。表了无尽。故云发化清净等)以二禅界地。无前五识(外乘及凡夫。若在定时。俱不能起前五了境)但用光音以为言诠。以光为音。名光音天([孤山云]擘慧光之应用。为表诠之教体。以代言诠。故名光音。发化清净者。十四变化心也。智欲圆光也)。

  (△[定林云]非特吸持圆光。又能成就教体。故名光音。吸言不散。持言不失。此天有内净支故)。

  (○[翻译云]梵语阿波会。此云光音[清凉云]二禅第三天也。华严总标为光天。智论亦云。第二禅通名光音。彼天语时。口出净光故。有云。彼无寻伺。言语亦无。用光当语。故曰光音。瑜伽名极光净。谓净光遍照他处故。阿含云。光耀天。语言口出净光无边。王名乐光。楼炭云。阿披波天菩萨。又名光念。又名光音声[世界志云]光音既以光为语。则上地诸天威仪进止。无非言教也)。

  (卍二结)。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愁。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疏】二禅三天。又胜下位。以得极喜。故云。一切忧愁所不能逼。初禅虽得喜支。极喜未生。在身粗故。但得离苦。犹有忧喜相对。今此二禅。定水润心。慧光明泰。喜支调适。忧愁不生。名为定生喜乐地也。([三地疏云]三定生喜乐者。初禅庆背欲恶。故名离生。今庆觉观心息。故名定生。如净鉴止水。故身心适悦。欲恶如泥。初禅之定。如静动水。今无欲恶。复灭觉观。如净止水。是则初禅庆其所离。此庆其所得。得亡照故)粗漏已伏者。忻上厌下。但名为伏。以不断故。不名无漏。([定林云]粗漏已伏者。有内净支故。然尚有喜支。但能伏下地粗漏。上地微细。未能伏也)然此一地。具四支林。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法界次第云]二禅天四支。一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名内净。行者欲离初禅。呵责种种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净也。二喜支。行者初得内净时。得免觉观之患。而获胜定。内证之喜无量也。三乐。四一心。可知[熏闻云]地持论目为喜俱禅。此定生时。与喜俱发故。初禅五支。已具于喜。有觉有观。犹带忧悬。今觉观既尽。故受喜俱之称)。

  (△[智论云]行者知是觉观。虽是善法。而娆乱定心。心欲离故。呵是觉观。譬如清水。波荡则无所见。又如疲极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唤呼。种种恼乱。摄心内定。觉观娆乱。亦复如是。如是等因缘呵觉观。觉观灭。内清净。系心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禅。觉观灭者。知觉观罪过故灭。内清净者。入深禅定信。舍初禅觉观。得二禅中未曾所得无比喜乐。系心一缘。故名内净)。

  (△[清凉云]言内净一心。无觉无观者。一心释于内义。唯缘法尘。不同初禅有三识故。身子阿毗昙云。欲界地中。心行六处。初禅地中。心行四处。谓无鼻舌识。二禅已上。心行一处。唯意识身。缘法尘故。无觉无观。释于净义。不同初禅。有觉观故)。

  (○[释文]经一切忧愁。绍兴乾道温陵本。并作忧悬。熏闻云。悬者系也。以离觉观。故无系著。或曰。悬字之讹也。作愁为正)。

  ([○@│]三三禅三)。

  (卍一释三)。

  (CB17564一少净天)。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疏】初二句。蹑上。披音下。正明此天。谓披能诠之教体。现所诠之妙理。成所行之妙行。([补遗云]披去光音之教迹。露出此妙性之定。而发为妙行也[定林云]能披发音元。知教之所由成。能开发妙性。见光之所从生。此天有慧支故)由是三慧既发。妙乐攸通。定慧过前。支林转胜也。(通寂灭乐。一心支也)言寂灭乐者。灭前喜相而生净乐。以喜相粗动。此异熟乐。恬泊寂静。故名寂灭。定相犹劣。故名为通。始得此乐。未广周遍。名为少净。([世界志云]离喜受乐为净。未及上位为少)净亦静也。有处亦名小静天故([吴兴云]圆光成音。指前教体。披音露妙。即发化清净。进修三禅。故发成精行。证得少净。故通寂灭乐)。

  (△[融室云]发成精行者。即舍念慧三支。舍二禅粗动喜相。念慧观察见寂灭而生乐。故云通寂灭乐。寂灭是净。通而未成。故云少净)。

  (○[清凉云]意地受乐。总名为净。于自地中。此净最劣。故名少净。华严总标为净天)。

  (○[经律异相]长阿含云。三天同学习无喜乐相应禅。生是三种天。以少方便相应。生少净天。受乐亦少。以中方便生第二天。以上方便生第三天)。

  (CB17564二无量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疏】净空。即净乐也。([温陵云]净空者。离诸喜动。不缘物境之定相也)定心转胜。引发此乐。令其无涯。乐既无涯。方是成就净乐之义。此则名为彻意地乐。遍身轻安。名无量净([清凉云]二净增难量故)。

  (△[吴异云]既得少净。空相现前。引证少相。令无边际。望上未遍。望下则多。故名无量)。

  (△[融室云]净空即寂灭。灭喜相故。名曰净空。是空现前。引发净乐。无有涯际。所乐既久。身心轻安。是成寂灭乐。由净乐无际。故名无量净)。

  (CB17564三遍净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疏】前虽彻意地乐。止在身心。未名为遍。今则遍于依正。乐净圆融。世界身心。无处不遍。殊胜妙乐。以成净德。言胜托者。即此净乐。是彼行者所依胜处。证此乐故。名之为归([温陵云]净德成就。则性乐归托于是矣)。

  (△[定林云]发成精行。通寂灭乐。能通而已。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然后乐成。胜托现前。则有所托地。故曰归寂灭乐)。

  (△[清凉云]此天离喜。身心遍净故)。

  (○[翻译云]遍净。梵云阿诃既那。乐受最胜。成净周普故)。

  (○[手鉴云]外人所计。不过二天。一谓摩醘首罗。一谓毗纽。毗纽即韦纽。此翻遍净。亦云遍胜。俱舍云。在第三禅顶。或云在欲界顶。摩醯首罗在色界顶。其行相广如智论所说)。

  (卍二结)。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资中]具大随顺。意地异熟乐。随顺自在故。([证真云]异熟乐者。彻于意地。遍身适悦。与五识相应。不可分别也)

  【疏】具大随顺者。一是随顺胜定。二是离于忧喜。忧喜望乐。俱为所厌。但是违境。故非随顺。今此妙乐。世间第一。更无过者。方是随顺具足之义。安隐心中。欢喜毕具者。意地异熟。随顺自在。乐极于此。纯一无杂。名为毕具。以此三禅。名离喜妙乐地故。([三地疏云]离喜者。是所离障。谓二禅利益支。喜心分别。想生动乱。三禅转寂。故须除遣。如贫人得宝生喜。失则深忧。莫若双绝喜忧。方为快乐。初禅喜乐。如土石山顶有水。初禅心乐故。如水不入石中。二禅喜乐。如纯土山顶而有池水。二禅已遍身心。如水遍山。无石碍故。然为喜覆。如土覆水。但是潜润。三禅之乐。如纯土山在大池内。乐遍身外。身在乐中。是故心乐。亦名身受。三禅身乐遍增。如池水在外。水遍山内。居然可知。(律中喻如莲华出地而未出水根茎华叶无不润渍))此地禅支。具有五种。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支([法界次第云]三禅天定。五支功德。一舍支。离喜不悔为舍。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即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也。二念支。念即爱念。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乐即增长也。三慧支。解知之心为慧。行者既发三禅之乐。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也。四乐支。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用舍念慧三支。将护此乐。乐则遍身。若离三禅。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智论云]行者观喜之过。亦如觉观。随所喜处。多喜多忧。当舍离此喜。故行舍念智。受身乐是乐圣人能得能舍。一心在乐。入第三禅。舍者。舍喜心。不复悔念。智者既得三禅中乐。不令于乐生患。受身乐者。是三禅乐。遍体皆受。圣人能得能舍者。此乐世间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舍者。以是故佛说行慧果报遍净地中第一)。

  (△[吴兴云]地持目三禅为乐俱禅。此定功德与遍身乐俱发故。前二禅虽有乐支为喜支所障。今灭喜纯乐。而云欢喜毕具者。名同体别耳[定林云]言毕具者。是为乐支。非喜动也)。

  (○[智论云]问曰。初禅二禅。亦有乐爱。何以故但言第三禅答曰。乐有上中下。下者初禅。中者二禅。上者三禅初禅有三种。乐根喜根。五识相应乐根。意识相应喜根。二禅中意识相应喜根。三禅中意识相应乐根。是五识不能分别。不知名字相。眼识生如弹指顷。意识已生。是故。五识相应乐根。不能满足乐。意识相应乐根。能满足乐。是故三禅中诸功德少。乐多故。无背舍处一切入。过是三禅更无乐)。

  (○四四禅天离释[疏云]然此一地。总报业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无想天。但是广果中别报。凡夫境界。上极于此。五不还者。自是圣人杂修静虑。资广果天故业。令五品殊胜。只于广果总报之身。生彼五天。与凡夫不同。由是向下。别为一段。证真文同)。

  (○[十藏疏云]次广天下。明四禅八天。初三是凡。离八灾患。皆称福广。一少广天。二无量广天。三广果天。异生果中。此最胜故。以上五圣居故)。

  (○[天台四教仪云]梵王无想。及五那含。总在四禅。经教别为三有者。为破外道。计梵王为生死之本。计无想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为真解脱故)。

  (○[温陵云]前之禅行。但是自利。至四禅乃兼修慈悲喜舍利人之心。名四无量善。无漏观慧。诸禅三昧。悉从此出。故名根本)。

  (○[贺中男曰]四禅苦乐俱舍。任运自在。乃世间真福。故以福生等为名)。

  (○文二)。

  ([○@│]一四根本二)。

  (卍一释四)。

  (CB17564初福生天)。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疏】初五句。结前生后。俱舍论说。第四禅离八灾患。谓寻伺苦乐忧喜。及出入息。又不为三灾所动。名不动地。今云不逼。即离下位苦也。苦因下。释不逼所以。寻伺忧喜等。是苦之因。今既离之。故无逼迫。乐非常住者。别明乐支。以对前苦。三禅虽得彻意地乐。然不常住。必须有坏。坏即成苦。此明坏苦。苦乐下。正明此天。今第四禅。苦乐俱舍。以一一地。皆厌下苦粗障。忻上净妙离。弃下苦乐。名粗重相灭。得上地定。名净福性生。以此禅定。唯一舍受。是福之体。既离下染。故名净福([吴兴云]地持名此舍俱禅此禅与微妙舍受俱发。故名舍俱禅)。

  (△[融室云]乐支尚舍。况喜支等乎。苦乐皆粗重相。舍念清净。故净福相生)。

  (△[二楞云]粗重。即六识种子)。

  (△[清凉疏]言粗重者。违细轻故。然粗重有三。一现起粗重。贪令心无堪任故二种子粗重。烦恼种子。障诸智故。三粗重粗重。实非烦恼。似烦恼故)。

  (○[世界形体志]四禅九天。一无云。下之三天。皆依云住。至此四禅。方在空居。业疏云。第四禅上。云居轻薄。如星散住。不同下天。如云密布。楞严谓之福生天二福生。俱胜福力。方得往生楞严谓之福爱天。寂音云。弥勒言无云天。此经福爱天也)。

  (CB17564二福爱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疏】唯一舍受。与定心圆融。舍诸一切苦乐等法。于舍心中。仍生胜解。于此决定。忍可印持。不为异缘之所引转。故名胜解清净。由胜解力。于此圆融胜定之中。爱乐转顺。令此胜定。得无留碍。任心自在。受用无穷。故云得妙随顺。穷未来际等。问。此有漏禅。寿命有限。何得穷未来际耶。答。此约得定。报数长远。动缘劫数。云穷未来。非约报后所论也。([补遗云]前福生天。以舍乐为福。今舍心转胜。爱乐此福。故名福爱。与前福生。深浅之别。因此爱乐不止。从广果天。出生五那含。无漏之业。穷未来际。挹其源。盖出于此福爱乐悦之心。于此言之者。明福爱之功耳)。

  (△[私谓]张无尽云。穷未来际。即从是天。修入广果也。苕溪谓得大随顺。随顺下文二岐路也。斯解误矣。若顺下岐路。迂入无想外道。是则错乱修习。何云妙随顺耶)又此善定。虽是有漏。而能随顺妙修行者依第四禅。引发此定。熏无漏禅。修愿智无诤边际定也。下五那含亦依此定。起有漏无漏。杂修静虑。若凡夫得。更不进修。即许寿命有限。若圣人修即得益未来际。通此两向。圣凡同修也([瑜伽云]云何熏修静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谓于等至。得自在故。为受等至。自在果故。长时相续。入诸静虑。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

  (△[智论十七]四禅中有练法。以无漏练有漏故。得四禅心自在。能以无漏第四禅。练有漏第四禅。然后第三第二第一禅。皆以自地无漏。练自地有漏。问曰。何以名练禅答曰。诸圣人乐无漏定。不乐有漏离欲时。有漏不乐而自得。今欲除其滓秽。故以有漏练之。譬如练金。从无漏禅。起入净禅。如是数数。是名为练。复有愿智无诤三昧。愿智者。愿欲知三世事。随所愿则知。此愿智一处摄。欲界第四禅。无诤三昧者。令他心不起诤。五处摄。欲界及四禅)。

  (CB17564三广果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资中]于福爱中。分出二天。一广果。二无想。此广果天。以四无量心。熏禅福德。离下地染。广福所感。名广果天

  【疏】于福爱中。分二所向。一直往道。即至广果。二迂僻道。即至无想。此标也。若于下释。若从发心已来。不带异计。直修根本四禅。四无量善。熏禅福德。离下地染。备历四位。至此福爱。更增胜定。广福所感。得生胜处。名广果天([二楞云]先心。即下地也。初禅戒胜。二三定慧皆胜。是净德圆明。四禅全是福报。是净福圆明。从福爱天。无量光中修四无量心。滋长福德。证广大果。色界天福感至此为极)。

  (△[补遗云]此中分二路者。良由舍心胜妙。若福德纯厚。加四无量心。则生广果。若资舍心。灰断僻见。故生无想。良由空法误人多矣。例如通教。三人证空。三乘取证。菩萨于空。自能化物也)。

  (○[王舜鼎曰]从福爱天。有二岐路者。以广大心中得果。名广果天。即后之五不还同分安居。直至发明智慧。成阿罗汉。入菩萨乘者是也。若修无想定。生无想天。此与广果天为别路。不同五不还天。即与钝阿罗汉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彼为定性声闻。此则不免轮回之外道也。今按此解。广果无想。正同有顶二种岐路。下钞详之[翻译云]梵云惟于颇罗天。清凉云。于异生善果。此最广故。所有功德。胜下二三故)。

  (△[法苑珠林云]三天是凡夫住。四无想天。外道所居。亦无别所。但与广果。皆同一处。以外道所居。分二种别名)。

  (CB17564四无想天)。

  若于先天。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生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疏】若带异计。六行伏惑。渐厌渐舍。至福爱天。得舍圆融。舍心相续。遍穷舍道。舍心亦亡。不计身心。故名俱灭。(已下并资中文)此计无想为涅槃。以舍心为方便。入无想定也。初舍粗心。入于微心。后舍微心。入微微心。从微微心。便即灰凝。常修不息。便入无想。此皆修因也。心虑下。即无想报。命终果报。生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想心不行。故名灰凝。是人下。判成虚妄也。是人不了妄想体空。乃执生灭以为劳累。厌此生灭。求不生灭。故云以生灭为因。舍生趣不生。未是真不生。但见第六识暂尔不行。如冰夹鱼。不知微细起灭。妄谓涅槃。非真涅槃。故云。不能发明无生灭性。([清凉云]于有色中。有想天为粗。无想天为细。色界十八天。唯除无想。皆名有想。无想天与广果天同处。外道取为究竟涅槃。修无想定。生于彼天。得五百劫无心果报。佛之弟子。不生彼中[智论云]无想有三种。一无想定。二灭受想定。三无想天。凡夫人欲灭心。入无想定。佛弟子欲灭心入灭受定。问曰。外道有无想定。以心数法都灭。无有取相。爱著智慧咎。答曰。无想定力。强令心灭。非实智慧力。又于此中生涅槃想。不知是和合作法。以是故堕颠倒中。是中心虽暂灭。得因缘还生。譬如人无梦睡时。心想不行。寤则还有)初半劫下。却释彼报行相。准俱舍引婆沙释。彼生死位。多时有想。初生彼天。经于半劫。始入无想异熟。名初半劫灭。欲无常时。从异熟出。经半劫有心。后始方死。名后半劫生。生灭中间。一向无想。名无想天([熏闻云]百法论名为无想报。属不相应行。彼疏云。由欲界修。感彼天[乘]名无想报。亦名无想异熟。此有三义。一变异而熟。要因成熟。方能招果。二异时而熟过去造因。今现得果。三异类而熟。由善恶因。感无记果)。

  (△[补遗云]初生至彼。未全无想。先经半劫。方入无想。故曰初半劫灭。五百劫已。当报尽时。则自无想异熟而出。又经半劫。乃有心想。心想现而后报谢。故曰后半劫生。再生心想。故曰生也)。

  (△[合论云]生死之间。四百九十劫。一向无想。甚矣末那之难除也。以无想定治之而复在也)。

  (○[引证][瑜伽云]云何无想三摩钵底。谓已离遍净欲。未离出欲。永出离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所灭。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惟谓无想。寂灭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次。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于彼。惟入不起。其想若生。还从彼没)。

  (○[唯识第七]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粗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生无想天。故六转识。于彼皆断。有义。彼天常无六识。圣教说无转识故。说彼惟有有色支故。又说彼为无心[定]故。有义。彼天将命终。要起转识。然后命终。彼必起下。润生[受]故。瑜伽论说。后想生已。是诸有情。从彼没故。然说彼转无识等者。依长时说。非谓全无[涅槃疏云]论师云。心不可灭。而云无想者。尔时心细如蛰虫冰鱼。似无细心。而言无色想者。不复缘于粗色)。

  (○[禅门次第云]有诸外道。深厌有为。心识生灭。欲求涅槃寂静常乐。既无智慧。不知真实。得四禅时。不见细色之过。但觉心识。生灭虚诳。则厌患其心。既不知破色。断色系缚。直以邪智。灭却其心。邪法相应。心无忆想。谓证涅槃。既未断色系缚。若舍命时。即生无想天中。犹是色界生死。不得解脱。亦名客天。犹如阿那含人。修五品熏禅。为色界思惟惑未尽。寄生色界。亦名客天。此无想定。既是邪法。非佛弟子修。今欲具明是三界定。略示知邪正相耳)。

  (○[宗镜云]问灭尽定与无想定。俱称无心。二定何别。答有四义不同。一约得人异。灭尽是圣人得。无想是凡夫得。二祈愿异。灭尽定者。作止息想。求功德入。无想定。作解脱入。三感果不感果异。无想定是有漏。能感无想天别果。灭尽定是无漏。不感三界果。四灭识多少异。灭尽定灭识多。兼灭第七染尽末那。无想定灭识少。空灭第六识)。

  (卍二结)。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境。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资中]俱舍云。第四禅离八灾患。所谓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亦不为水火风三灾所动。名不动地【疏】此第四禅。离八灾患。胜下地故。名不动地。然有劫数。寿尽须舍。故云非真不动。俱舍云。然彼器非常。情俱生灭故。(论云。第四定离内灾故。说彼名不动。然非常住。由不共一地相应。彼器体非常故)凡夫修定。味著受生。名有所得。定慧均平。能舍苦乐。胜诸下天。名功用纯熟([三地疏云]第四禅中。一断乐。先除苦喜忧灭者。即是离障。三禅胜乐。于此为害。如重病人。观妙音乐。为障四禅。故须除遣。故云断乐。得此定者。即于尔时所有苦乐。皆得超越故。二不苦不乐者。是利益支。明五受内。唯有一舍。是不动故。三舍念清净者。瑜伽云。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谓寻伺喜乐出息入息。是故此中舍念。清净鲜白。由是此禅。心住无动。俱舍等明此中禅离八灾患。此论略举六事。以从初禅来。下地灾患已断。忧苦现行。俱在欲界。故略不言也。四住第四禅。即彼二依止三昧。然上入色定。其身相状。如处室中。入下四空。如处虚空[智论云]行者观乐之失。亦如观喜。知心不动处。最为第一。若有动处。是则有苦。行者以第三禅乐动故。求不动处。以断苦乐。先灭忧喜故。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是四禅中。无苦无乐。但有不动智慧。以是故说四禅舍念清净。第三禅乐动故说苦。是故四禅中。说断苦乐)[应补疏云]此地禅具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三清净。四一心支([法界次第云]一不苦不乐支。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无苦乐也。二舍支。行者既得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也。三念清净支。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思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其不退。进入胜品也。四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禅之定。用前舍念二支将护。一心在定。犹如明镜止水。湛然常照也(此名舍念清净地律中喻如沐浴被新净衣又如密室中灯))。

  ([○@│]二五不还天三)。

  (卍初标示)。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资中]五不还者。第三果人。已断欲界九品修惑种现俱尽。更不还来下界受生。名为不还。苦乐双亡者。又能进断第三禅染。已离下地。未超色界。故于此中。安立居处([止观云]次断一品至第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断至第八品。名一种子。次断第九品尽。名阿那含果。毕竟不复还来欲界。次断初禅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罗汉向。六种那含位在其中。第九无碍道。断非想第九惑尽。第九解脱道。名阿罗汉果[私谓]第四卷经云。汝今已得须陀洹果。此阿难证初果也第八卷云。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此阿难证二果也。此文云。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由此推之。则阿难后位。亦应次断七品。至第八品。在阿那含向中也经虽未指。寻文可知)【疏】九品习气者。即欲界初禅二禅三禅。各九品也。([海印云]二乘断三界九地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成阿罗汉。那含乃三果人。已断三禅已下。四地各九品惑也)种现俱亡。名为灭尽。此是圣人。断故名灭。非同凡夫。暂伏名灭。([温陵云]习气。种子惑也。与现行偕灭。故曰俱尽。此指欲界无续生业也)习气既无。苦乐双泯。离下界系。故无卜居。(苦乐双亡。兼指四禅已下。无续业也。故云下无卜居)然未进断四品禅惑。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别立居处。(此五天自四禅别立。通名舍念清净地。故云舍心同分[海印云]断欲界一地九品。苦亡而欲界无卜居。复断上三地各九品。乐亡而色界无卜居。惟四禅是其同分)[资中]俱舍云。杂修静虑。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净居。杂修者。以有漏无漏。间杂而修也。静虑者。定慧均等也。五品者。下中上上胜上极也([俱舍论云]色界有五种那含。颂曰。此中生有行。无行般涅槃。上流若杂修。能至色究竟。言五种者。一中般。谓住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二生般。谓生色界已。不久便般涅槃。三有行般。谓生色界已。长时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般涅槃。四无行般。谓生色界已。经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而般涅槃。此有二种。由因与果异故。因异者。有杂修。无杂修也。果异者。至色究竟。及有顶也。前是观行。后是止行。乐慧乐定不同故。今五不还天。即乐慧者所生也。初二三禅。皆有九品修惑。故名为染[涅槃迦叶品]是四禅中。复有二种。一乐三昧。二乐智慧。乐智慧者。入五净居。乐三昧者。入无色界。如是二人。一修第四禅。有五阶差。二者不修。云何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者。处无小天。修上中者。处善见天。修上品者。处善可见天。修中品者。处无热天。修下品者。处小广天。复有二种。一者修重禅。入五净居。二者不修重禅。生无色界。尽其寿命而般涅槃。是名上流般涅槃。若欲入于无色界者。则不能修四禅五差。若修五差。则能诃责无色界定)。

  (△[十藏疏云]杂修静虑者。谓漏与无漏。间杂而修。故名杂修。俱舍贤圣品论云。前说上流杂修静虑为因。能生色究竟天。先应杂修何等静虑。一问。由何等位。知杂修成。二问。复有何缘。杂虑静虑。三问。偈云先杂修第四。答第一问。成由一念杂。答第二问。为受生现乐。及遮烦恼过。答第三问。释曰。初句明夫欲杂修。必先修第四静虑。由第四静虑最堪能故。二答成位。谓阿罗汉或是不还成。由一念杂者。谓彼必先入第四静虑。多念无漏。相续现前。从此引生多念有漏。后复多念无漏现前。如是旋环。后后渐减。乃至最后二念无漏。次引二念有漏。现前无间。复生二念无漏。名杂修定。加行成满。次复唯有一念无漏。次复引起一念有漏无间。复生一念无漏。中间有漏。前后无漏。以相间杂。故名杂修。此一念杂。名根本成。修第四已。乘此势力。亦能杂修下三静虑。三答何缘。云杂修静虑。总有三缘。一为受生。生净居天故。二为现乐。受现法乐故。三为遮烦恼过。若不还修。由前三缘。若罗汉修。除受生一。从此第六明净居处。何唯有五。论颂云。由杂修有五。生有五净居。释曰。由杂修第四。有五品故。一下品有三心。初起无漏。次起有漏。复起无漏。二是中品。亦同上修三心。并前成六。三是上品。四上胜品。五上极品。亦皆同初。各起三心。三五便成一十五心。如次五品。感五净居。应知此中无漏势力。熏修有漏。感五净居。非无漏感)。

  (△[手鉴云]五品者。谓以有漏无漏。杂资广果故业。令其殊胜。转生五净居天。故有五品。然何故须杂耶。谓五净居无别引业。一切有情。法尔第四禅中。祗有三品总报引业。生彼三天。圣人既无烦恼。故须杂修下三天故业。生五天也。然所资故业是二。由能资因。行相有五。故感五天)。

  (○[智论云]有四种天。名天。生天。净天。净生天。名天者。如今国王名天子。生天者。从四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净[生]天者。三界天中。生诸圣人。所谓须陀洹。家家。斯陀含。一种或于天上得阿那含阿罗汉道。净生天。色界中有五种阿那含。不还是间。即于彼得阿罗汉。无色界中一种阿那含。离色界。生无色界。是中修无漏道。得阿罗汉。入涅槃)。

  (卍二释相五)。

  (CB17564初无烦天)。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疏】苦乐心灭。敌对则亡。形待既无。故云不交。不交则无烦也。初灭苦乐二形待心。杂修初品。稍离定障。名为无烦。烦即障也。([释要云]即下品心资也。修下品三心。有加行根本。如前说。亦名夹熏禅。以用无漏。夹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由此资于故业故。从广果没。便生无烦天)然下天亦离苦乐。不名无烦者。以凡夫人。忻厌暂伏。非是永断。今约毕竟不生。故得此名([吴兴云]苦乐相倾。是犹斗战交于内心也。又心受苦境。则与苦苦交斗。心受乐境。别与坏苦交斗。今既两灭。故名无烦)。

  (○[翻译云]无烦。无于见思烦恼杂故)。

  (○[十藏疏云]一无烦者。烦谓繁杂。或谓繁广。无繁杂中。此最初故。烦广天中。此最劣故。此依正理。若顺今经。皆作无烦。则无广义)。

  (CB17564二无热天)。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疏】机。弩牙也。括。筈也。前受弦处也。皆喻唯一舍心。纵任自在。游诸等至。故云独行。不与违顺二境相应。故云研交无地。([孤山云]以舍受独行。譬若机括。所发必中。是以苦乐相磨。交斗之心。永无其处也。前箭弩欲发。必有研交之地故)。

  (△[融室云]舍心之所舍。如机括之发。故言舍心。即是机括唯一舍心进修。故云独行。非但不交。研穷其交。亦复无地)此天以中品杂修静虑。慧用清虚。皆离定障。渐得清净。名为无热也([释要云]即杂修中品。有六心。用前下品三心为加行。更引生三心。一无漏有漏无漏为根本。资其故业。从广果没。能超无烦。至于无热[法数云]妍究此心与境之处。无依无处。则无热恼也)。

  (△[十藏疏云]二无热者。已善伏除杂修静虑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热恼故。或热者。炽盛为义。谓上品修静虑及果。此犹未证故)。

  (○[经律异相云]无热天身长四千由旬。细软委地。不能自立。若下见佛。变为尘形。以禅为味)。

  (CB17564三善见天)。

  十方世界。妙见渊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疏】十方世界。唯一舍心。照了微妙。周遍澄寂。故云妙见圆澄。尘像。慧障也。沈垢。定障也。([法数云]一念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像。心地昏沉之垢也)杂修上品。无漏功著。定慧障亡。故能妙见圆澄。十方世界。名善见也([释要云]即杂修上品。有九心。用前六心为加行。更起三心为根本。从广果没。超于一二而生第三)。

  (○[引证][应法师云]须[(廿*廿)/(冗-几+足)]天。按中阴经。作须滞天。亦言善见天。定障微故。见极明彻。故言善见也。楼炭作须嚏天。应言须达犁舍那。此言善观天)。

  (○[经律异相云]华严云善现。楼炭云须陀旃[十藏疏云]今善现天。是第四品。第五善[现]是极上品。故障至微。善现者。杂修静虑。果德易彰。故名善现。善见者。杂修定障。余品至微。见极清彻。故名善见。经本先见后现。或恐误也。按华严及今经。皆先见后现。清凉却疑经本有误耳。详之)。

  (CB17564四善现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资中]定慧精明。镕炼自在。故云陶铸无碍。([孤山云]如陶人之范土。炉冶之铸金。言其作用自在也)【疏】陶铸。镕炼也。圆澄之见既彰。定慧之功更著。故能融炼自在。显现无尽。故云善现([释要云]四上胜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超三生四)。

  (△[合论云]陶铸无碍。能发化也。陶铸水火而已。精性。水也。见性。火也)。

  (△[补遗云]精现。指前善见。善见言体。善现言用。陶铸。犹出生也。能起十四变化。自在故也)。

  (△[海印云]陶镕习气。不为障碍故)。

  (△[经律异相云]大善见天。华严善见。楼炭云须弥旃陀)。

  (CB17564五色究竟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疏】究竟。鞠穷也。群几者。群有之几微也。即去无入有。有理未形之谓也。今此一天。穷到色理未形之际。故云究竟群几。([海印云]众色至微。故云群几)穷色性性者。性体也。推至色性之元体也。([温陵云]几者色之微。性者相之本)。

  (△[吴兴云]穷亦究竟也。变其文耳。心既熏多至少。色亦穷粗至细。粗细不同。故曰性性)二句一意。前多此例。或可。前句穷缘色等识。后句穷所依大种。剂此一天。即入空处。故云入无边际。以空又是大种之所依故。名色究竟。(入无边际。即色界与无色界。二边之交际也。俱舍云。从此向上。无复所居。此处最高。名色究竟)如马胜问佛。四大性当于何位。灭尽无余。佛云。空处近分。正在顶天也([吴兴云]几者。动之微也。研穷多念至于一念。故曰究竟详几。以杂修五品。初用多念无漏。熏多念有漏。乃至最后用一念无漏。熏一念有漏。名上极品。故俱舍云。成由一念杂。是也[释要云]即上极品。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能超四天。生色究竟)。

  (△[无尽云]色究竟者。有色之穷处也。色性性者。性中之性。无体无相也)。

  (△[合论云]穷色性性者。色性空。空性觉。觉则所谓色性性也。若但穷色性。非色究竟也。色空互为性故。楞伽云。住色究竟天。离诸过失处。于彼成正觉也)。

  (△[十藏疏云]色究竟者。更无有处。于有色中。能过于此。或此已到众苦所依身。最后边故)。

  (卍三结胜)。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疏】梵云阿那含。此云不还。此天是彼圣所居故。亦名净居。非同凡夫。有漏住故。以定力殊胜。依报亦胜。同在世间。境界各别。举例可知([融室云]虽于四禅。同一舍心。舍心殊胜。诸天莫及。故不能知见)。

  (△[十藏疏云]无烦已上。名五净居。谓离欲诸圣。以圣道水。濯烦恼垢。故名为净。净身所止。故名净居。或此天中。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居)。

  (△[蕅益云]仁王经言。十地菩萨。作四禅大净天王。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源。教化众生。今言于五那含。不能知见者。以菩萨示现。寄迹诸天。相与钦闻。发其出世善根也)。

  (△[智论第十]如手居士。从净居天来欲见佛。其身微细没失。譬如消苏。不得立地。佛语居士。汝化作粗身。观此地相。佛问居士。汝几事无厌。生净居天。答言。我三事无厌。一见佛供佛无厌。二听法无厌。三供给僧无厌)。

  (△[宣律师云]入大乘论。尊者。宾头卢罗睺罗等。十六诸大声闻。散在诸山海中。又于余经。亦说九十九亿天阿罗汉。皆于佛前取[寿]住寿于世。散在三方诸山海中。守护正法)。

  (卍三总结)。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以还。名为色界。

  【疏】纯是禅定。善想所感。无有情欲所对。故云独行无交。尚有色碍。故云未尽形累(言十八天者。总结四禅及五那含也)。

  ([○@(│*?)]三无色界天合释)。

  (○[疏云]三无色界。此四无色。无业果色。定多慧少。厌下色碍。想无边空。次厌空处。乃至厌无所有。以非想非非想。为究竟涅槃。有此四种。分其位次[温陵云]此灭身归无。定性声闻所居。或无想外道别报。或舍厌天人杂处。其类不一。皆无色蕴)。

  (△[瑜伽第四]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梵行求者。一切皆为求无漏界。或复有一坠邪梵行求者。为求空无边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起邪分别。谓为解脱[肇公云]九十六种外道。上者亦能断结。生无色天。但其道不真要。还堕三途)。

  (○[疏云]虽无业果色。然有定果色。为识所依。此大乘说。实有处所。若俱舍说。无色界无处。由生有四种。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余经说有无色有情。佛边听法。泪下如雨者。此约大乘有定果说。前文亦说无色界天。发愿护咒也)。

  (△[翻译集云]大小乘教。论四空无色。其义硕异。且小乘教。如俱舍云。无色无身。依同分命根。转令心相续。又世品云。无色界都无处所。以非色法。无方所故。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是处生故。婆沙云。四空离形。报无别处。但在欲色二界。成就四空。无色业者。若云都无处所。华严安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起世亦云。倍色究竟。有空处至非非想。皆诸天住处。若大众部乃云。但无粗色。非无细色。故阿含说。舍利弗入涅槃时。无色界天。空中泪下。如春细雨。此是小乘。宗计两殊。若大乘教。如楞严云。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孤山云。无业果色。显有定果色也。俱舍纂云。无业果色。非异熟身。辅行言。有比丘得无色定。定起模空。人问何求。答觅我身。人言身在床上。于此得定。尚不见身。验知四空无业果色。而言显有定果者。显扬论名定自在所生色。谓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变起五尘境故。论云。变身百亿。共立毫端。空量地界。故经亦说佛边听法。座如针锋。中阴经云。如来至无色界中。诸天礼拜。楞严无色稽首。仁王列无色天众。又说无色界天。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然涅槃云。非想等天。若无色者。云何得有去来进止。如是之义。诸佛[世]界。非声闻缘觉所知。以声闻经。证所说空。遂谓极处。悉皆无色。大乘实说界外。尚受法性之色。岂此四天。唯空空然。故斥小乘非所知也。净名疏云。若不了义教。明无色界无色。若了义教。明无色界有色)。

  【科】(○文二)。

  (CB17561初正明二)。

  (CB17567初指回心不入)。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

  【疏】此标也。有即是色。顶即究竟。色于此住。名色边际。二岐路者。一出三界路。即回心人所履。二入无色路。即定性人所履。若凡夫外道。既不入此五天。即从广果无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三所履之限。如下自知([私谓]二岐路者。一出三界。疏云。即回心所履是也。二入无色者。一则定性声闻。二则无想外道。下文所指不回钝果人。穷空不归者。是也。长水所判。有其二失。一则克定无想。不得上升。一则执计广果。同名无想。故云。凡夫外道。从广果无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二所履之限。次下释舍心云。一者定性那含。二者若于广果。用无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以福爱天中。二岐路证之。则广果圆明修证。岂得与无想。圆穷舍道同科。请家辨证。广有多义。具如下文所列)。

  (△[温陵云]色究竟天。居有色顶。与无色邻。名色边际)。

  (△[吴兴云]色究竟天。第三果人。根有利钝。故分二路。其利根者。发无漏智。断尽修惑。从此有顶。即出三界。其钝根者。复由定心。欣上厌下。生无色界)。

  (○[引证][释迦方志云]此封疆周轮铁山。山外是空。空不可测。山下是地。地下是金。金下有水。水下是风。其风坚实。逾于金刚。众生心力。周业所感。能持世界。不令倾覆。有风以外。即是虚空。约此周轮从下而上。至无色穷。名为有顶)。

  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疏】此正明回心也。若于有顶禅中。故云舍心。发无漏智。顿断上界四地。三十六品俱生烦恼。便证无学。仍又回心向大乘道。更不入于空识等处。以无上地惑故。然回心入大。有深有浅。但随破惑。有深浅耳。此类仍是乐慧那含。故得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温陵云]四禅皆依舍念修定。此言舍心。舍有顶因心也。因心能发无漏智慧。断尽尘惑。至于圆明。即出三界。不住小乘。入菩萨乘。是名回心)。

  (△[吴兴云]慧光圆通。且约尽智无生智圆满而言。谓见苦已断。乃至道已修名尽智。不复更断。乃至不复更修。名无生智。入菩萨乘。正约出三界后。胜进而说。斯亦今经破定性之明文也)。

  (CB17567二辨入者类殊二)。

  ([○@卍]一别明四天四)。

  (CB17565初空处)。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疏】初二句。蹑前也。舍心有二。一有顶。二无想。若于有顶。用无漏道。断有顶惑。销碍入空。此是乐定那含。即定性声闻也。若于广果无想。用有漏道。伏惑入空。亦名舍心。即凡夫外道也。以此二天。俱在舍心。共一地故。(无漏道。谓八圣种观。有漏道。即六行观。八圣种观者。观五阴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觉身下。正明此天。销碍之言。亦通前二。然行人厌患色法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破于色法。过于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四相字。清凉疏作想)入无边空定。心与虚空相应。名为空处定(疏过于一切色相已下。引华严三地经文[彼疏云]经言超一切色想者。超可见有对色也。灭有对想者。耳鼻舌身识和合想灭故。此灭不可见有对色也。不念种种想者。不念意识和合相故。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说名种种。此灭不可见无对。即意识也。入无边虚空者。谓三色想绝。则入空理。廓尔无边。由厌色依空。名为空处。而言处者。顺正理云。谓有情生长处故)。

  (△[天台禅门云]此定最初。离三种色。心缘虚空。既与无色相应。故是虚空定[直解云]释禅中云。行者深思色法过罪。所谓有身则有饥渴疾病。乃至一切色法。系累于心。不得自在。呵此色法罪过。赞叹虚空无色。此诃赞行熟。名舍厌成就也。销碍入空者。乃以虚空为智所缘。因入此定。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如鸟在笼中。笼破得出。飞腾自在。证虚空定。亦复如是。名空处者。释禅云。今此四空。悉依无色法。从境得名。此中无形无质。义同虚空。故四处俱名空定。以所观之境为处也。此天初销色质。乍入于空。即以空为处故)。

  (△[温陵云]厌己形碍。坚修空观。灭身归无。即厌色依空者。故报生修处)。

  (○[智论云]如佛说。过一切色相。不念别相。灭有对相。得入无边虚空处。行者。作是念。若无色。则无饥渴寒热之苦。是身粗重弊恶。虚诳非实。先世因缘和合。报得此身。种种苦恼之所住处。云何当得免此身患。当观此身。身中虚空。常观身空。如笼如甑。常心不舍。则得度色不复见身。如内空。外色亦尔。是时能观无量无边空。得此观已。无苦无乐。其心转增。如鸟闭著瓶中。瓶破得出。是名空处定)。

  (○[经律异相云]无量空入处天。或云空处智天。楼炭云虚空智天。天寿百劫。或有小减)。

  (CB17565二识处)。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疏】初句结前空处。次句破空入识。销碍之无亦亡。故云无碍无灭。此即唯观于识。以破于空也。([真际云]诸碍既销。厌色归空也。无碍无灭厌空忻识。无碍之无。亦复灭也)其中下。正释。唯留赖耶全于末那者。以七八二识。更互相依故。定性愚法。全不知有。冥然自留也。(愚法声闻。则不知有。不愚法者信有。于彼入灭故)半分微细者。即第六识。(即第六厌空之识)今留一半缘识之分。不留缘色空分。故云半分。(已离色想。故言半分也)以此第六。色心俱缘。故留半也。([温陵云]赖耶第八。末那第七。身根既销。无复六识。故唯留二。而末那所缘。色空识三。此位厌色空而依识。则色粗缘已无。故惟全半分微细也)。

  (△[云栖曰]环师判六识既灭。则下文识心都灭。当灭何识此中六识粗分已灭。唯留根本赖耶。全分末那。与六识不缘色空。但内缘之半分微细也[勖伊闲曰]诸解长水为当所谓半分者。乃缘识之细识。非谓识有全半也。第六识三界九地。一切时有。唯除五位不行。此处识定。非五位摄。如何言灭。环师之解误也。二楞以分别俱生。伏断二惑。判此中全半微细。尤不相蒙矣)行人入此定时。厌患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故名识处定([禅门云]舍空缘识。以识为处。正从所缘处得名)。

  (△[智论云]是空无量无边。以识缘之。识多则散。能破于定。行者观虚空缘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欺诳。和合而有。非是实也。如是念已。舍虚空缘。但缘识。云何而缘现前识。缘过去未来无量无边识。是识无量无边。如虚空无量无边。是名识处定)。

  (△[合论云]八识之体。无同无异。六识之相分粗分细。末那行相难辨。虽以执受我相。与慢痴爱见相应然推穷之。不见归宿。古师以日中设水器为喻曰。水器。第八识也。日。六识也。日以器中之水为缘。故壁间浮动之影。末那也。于此言全分末那者。此识但内执。不外缘故。半分微细者。六识内缘赖耶末那两种之细识也。如人食卵。剥壳而瓜分之。视其黄处。赖耶也。白处。全分末那也。已弃之壳。六识外缘色空一切之粗相也。尚有其微膜白处。半分微细相)。

  (○[经律异相]无量识入处天。或云识处智天。楼炭云识知天)。

  (CB17565三无所有处)。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疏】空处无色而存空。识处亡空而存识。皆名所有。今此空识俱亡。故云。空色既亡。识心都灭。此二句。先破三法也。十方下。正明行相。十方者。诸法也。所缘色空识心等法。一无所存。故云寂然。所缘既寂。能缘不存。故云迥无攸往。以行人厌患于识。三世之识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心与无所有法相应。名无所有处定。([智论十七]是识无量无边。以识缘之。缘多则散。能破于定。行者观是缘识。受想行识。如病如痈云云。非实有也。如是观已。则破识相。是诃识处。赞无所有处。破诸识相。系心在无所有中。是名无所有处)。

  (△[三地疏云]前以舍外缘内。故为粗念既无所取。能取亦无。故内外俱无。正理云。见前无边行相粗动。起此加行。是故此处。名最胜舍。以于此中。不复乐作所缘行相。心于所缘舍诸所有。寂然而[往]瑜伽云。从识处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此意明识既为粗。识外复无。故无所有)然今修大乘者。多滥此定。但一切无著。心无所寄。都无一物。即是大乘。如顽空无异。而不知善能了达诸禅境界。断伏历然。道品次第。如大圆镜。鉴于万像。不差不错。方是大乘。真修禅也([温陵云]然此虽亡识心。未亡识性。行人见性不深。多滞于此。了知色空。灰灭心虑。逮无所有。而终于识性。幽幽绵绵。不能自脱生死窟穴。实存于此)。

  (△[交光云]识心即半分末那。而言都灭者。凭深定力。现行俱伏。例如无想之伏六现行。(彼伏五百劫此伏五万劫)非如罗汉。种现俱伏也。寂无所往。灭识定中。所证境界。廓然冥然。不能前进。此外道昧为冥谛之处也)。

  (○[禅门云]此天亦名不用处。修此定时。不用一切内外境界。外境名空。内境名心。舍此二境。初修得名。故言不用。亦名少处。亦名无想处)。

  (○[经律异相云]无所有入处天。或云无所有处智天。或云不用天。有优蓝不受佛化。而自命终。佛记此人生不用处。若复舍身为边地主。伤害人民。后生地狱中。天寿四万二千劫。楼炭云阿竭若然天)。

  (CB17565四非非想处)。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疏】初二句。指所依体。初句双标。识性者。标有细想也。不动者。标无粗想也。([温陵云]识性者。识心幽本也。不动者。寂无攸往也)次句转释不动义。前无所有处。用心穷研。令不缘识。心与无所有法相应。今此一天。研穷心灭。伏令不动。故云以灭穷研。(既能不动。复研穷使灭。然依识灭之。竟非真灭)于无下。正释行相。是依此识不动之处。故云于无尽中。辨为非想。故云发宣尽性。([吴兴云]前无所有处。虽云灭识。而体性不动。但灭微细穷研之分耳。今于无尽性中。发宣尽性。即是从尽。复立无尽)。

  (△[海印云]识性不动。故灭穷研。依湛不摇处以为究竟。故云于无尽中发宣尽性)虽见尽而识在。故云若尽非尽。虽见在而不起。故云如存不存。由此义故。名非想非非想也。(如存不存。即非想也。若尽不尽。即非非想也[温陵云]此又幽幽绵绵。至微之相也)此即第六识。粗想不起。仍有细分及赖耶。流注不息。故约此义。以立其名。([合论云]非想者。识性不动。第六粗识。俱不起故。非非想者。虽粗不起。第八流注。恒不息故。[王舜鼎曰]八识半依生灭。半依不生灭。非存非尽。正在识阴区宇中)准俱舍云。前三无色。从加行立名。此有顶地。约当体立称也。行人入此定时。厌患无所有处。想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心与此法相应。故云非有想非无想也([三地疏云]彼次颂云。空无边等三。名从加行立。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坏色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边处。厌空想识。厌识想无所有。准此可知。其第四空。由想昧劣。谓无下地。明慧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前三无色。加行受名。第四无色。当体受称)。

  (○[智论十七]无所有处。缘受想行识。如病如痈云云。非实有也。如是思惟。无想处如痈。有想处如病如痈如创如刺。第一妙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问曰。非有想非无想处。有受想行识。云何言非有想非无想。答曰。是中有想。微细难觉故。谓为非有想。有想故非无想。凡夫心谓得诸佛实相。是为涅槃。佛法中虽知有想。因其本名。名为非有想非无想处。又曰。问曰。无想定其失如是。更有非有想非无想定。是中无一切妄想。亦不如强作无想定灭想。是中以智慧力故无想。答曰。是中有想。细微故不觉若无想。佛弟子何缘更求实智慧。佛法中。是非有想非无想中识。依三众住。(众即阴也)是四众属因缘故无常。无常故苦。无常苦故空。空故无我。空无我故可舍。汝等爱著智慧。故不得涅槃。譬如尺蠖。屈安后足。然后进前足。所缘尽。无复进处而还。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无想处。舍无所有处。上无所复依。则不能舍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更无依处。恐惧失我。畏堕无所得中故。准此文。则穷空外道。正从无想天中来明矣)。

  (○[释禅中云]入此定者。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槃相。此定微妙。三界无过。外道证之。谓是中道实相。爱著此法。更不修习。即计此心。谓是神我)。

  (○[禅门次第云]此名解释不同。有言此定名一存一亡观。所言非想者。非粗想。此则亡于粗想也。非非想者。非非细想。此则存于细想。下非字。作无字看易明。谓非无细想也。又解。谓前观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今双除上二想。非想。遣识处有想。非无想。遗无所有处无想故。又凡夫外道得此定。谓证涅槃。断一切想。故言非想。佛弟子如实知有细想。依四阴而住。故云非非想。又古师解云。此定中不见一切相貌。故言非有想。行人或作是念。若一向无想者。如木石无知。云何能知无想。故言非无想[止观第六]阿毗昙婆沙云。非无想天之无想。非三空之有想。人师云。无想是色天异界。不应仍此得名。就同界释名。前所有定已除想。今复除无想。想无想两舍。故受此称)。

  (○[三地疏云]瑜伽云。先入无所有处定。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故言非想。又言非无想者。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缘无想境。即是细想。外道不了。谓为涅槃。未能无缘。岂离心境。况计此为我。复生爱昧。故法华喻头上火然。若知上患。更求上进。求上进时。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则得灭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厌想为先。后想不行。即入无想定。又云。萨婆多宗。此定唯有顶地起。以下诸地。皆名有想。行相粗动。难可止息。此有顶地。名为非想。行相微细。易可止息。故唯有顶。有灭尽定。婆沙云。外道以此为世间塔。以在诸有顶故)。

  (△[私谓]清凉疏谓非无想者。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与今经此等穷空。二种行相。正相符合。疏言若知上患。更求上进。竟无所得。灭而不转。则得灭受想定。即经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也。又言若未得此定。厌想为先。后想不行。即入无想。即经若从无想。及诸外道天。穷空不归也。然则二种穷空。行相差别。在乎灭受尽定。得与不得而已。台家明得灭尽定。但名俱解脱。慧俱俱小。无疑乃名大阿罗汉。今以得灭尽定。为不回心罗汉。正此义也)。

  (○[经律异相云]非想非非想入处。或云有想无想天。有佛罗勒迦蓝。佛说当生此天。天寿八万四千劫。或少减。阿毗昙云。无色界寿命。空处二万劫。识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非想处八万大劫。三界皆有中夭。唯北洲。兜率后身菩萨。无想天。皆定寿命。不说中夭)。

  ([○@卍]二总辨二类)。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

  【疏】灭色取空。非真空性。妄谓为尽。故云不尽。以不能灰灭心智故。言此等者。总指四天也([吴兴云]此等穷空。通指凡圣。欣厌未尽。故言不尽空理。欣即穷空之心。厌是舍苦之行。此四空识。生灭犹在。真空不明。故云未尽也。纵是圣人。修八圣种观。亦有四阴细惑未亡。以未得灭受想定故。虽有顶亦不免生灭。四阴细惑者。具有十种心心数法(谓受想行触思欲解念定慧云云))。

  (△[温陵云]以绵微不脱。故云不尽空理。声闻依此以为究竟。终成钝果。外道依此无所归宿。终迷有漏也。诸天行位。皆是修三摩地渐次。不徒说示。其行相相蹑相资。同前圣位。但此示凡浅升进耳。若深智体之。亦可顿证也)。

  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疏】即从色究竟天。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者。既不发明智慧。顿断上惑。成无学果。回心向大。即以无漏圣道。渐次厌舍。随定感果。生此四天。受劫数报。方断有顶地惑。成阿罗汉。故名为钝。([吴兴云]从不还天下。明圣人有生此处者。是钝根那含耳。言罗汉者。约后为名也)。

  (△[交光云]依无漏智断。消碍入空。生非非想处。八万劫满。思惑断尽。方出三界。生方便有余秽土。成阿罗汉)言不回心者。且约对前利根者说。非毕竟不回。已如前说([私谓]准涅槃说五果回心。谓四果人。及辟支佛也。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初果过八万劫。二果过六万劫。三果过四万劫。四果过二万劫。五果过十千劫。如次回心。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觉。酒销然后觉。得佛无上身。疏云。非毕竟不回。以回心迟速分利钝也。然涅槃明五果回心。此正指三果人。断五分下结而得此果。更不受生。过四万劫回心之那含耳)。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疏】若从无想。用有漏道。忻上厌下。渐至非想。认此有漏。作无为解。便谓涅槃。至此不进。以不广闻圣教。不辨诸禅。漏与无漏。修证行相。寿终随业。必入诸趣也。言从无想来者。应是广果天来。与无想同地。对五圣天。名为外道。是外道类。故云从无想来。若实入无想。必定退堕。更不进修。准经论释。无想外道。业尽必堕。无上生义故。([私谓]长水列此外道。从广果天来。以实入无想。无上升义故。然无想外道。经有明文。若实从广果来。经何以不标广果。而标无想。今言从无想者。正拣非广果天来也。言诸外道。则摄四禅无想。今独言从无想者。以外道穷空。从无想天始故。诸天升降。劫报不齐。无想天中。亦或应有定力强。舍道熟。不随例沦坠者。清凉言非想非非想处。若不上进。得灭尽定。即入无想定。非想既其通下。则无想岂不通上。故不应定判沦坠。绝上升也。天如补注。谓钝根那含。广果凡夫。皆能趣入四空。而外道亦有入者。惟除无想之外道耳。此则泥于无想必从沦坠之说。而枝其词以通之也。高丽麻谷幻师。申明长水广果之释曰。根本天中。第三广果。能摄无想及五那含。今云有顶色边际者。通指广果。圣凡杂地也。今谓有顶边际。正指色究竟天。越五净天而判属广果。非通义也。孤山弹古云。岂可违经。其料简是也。贺生中男曰。圣人此后。定出三界。然有在色究竟天即出者。有至无色极顶方出者。外道此后。定从轮坠。然有无想命终即坠者。有无色极顶方坠者。此则通人之言。可以作古师之[角*(隹/乃)]玦也)。

  (△[吴兴云]若从无想下。明外道有不生此处者。谓穷空不归也。既入无想。则迷于有漏。无闻四空。五百劫满。自当轮转。请观不归二字。归犹来也。岂非无想。穷空不来乎)。

  (△[私谓]岳师判是无想天轮坠。不生四空者。如来此义。即应于无想中标出。不应于四空岐路中。越界而重指。经言不归。释云不来。以来易归。贴文不顺。若谓无想。俱不来空。则四空天人。纯是五果胜流。何名凡夫三界。教中言非非想天报尽。堕飞狸身。牛领虫。若俱不来。何人当此。此则岳师之失。而则师偏取之误也)。

  (△[竹庵云]诸师泥于经论。谓无想不能上升。或指广果。同名无想。或易不归。强作不来。唯孤山云。今文明指从无想诸外道。岂可违经。由无想天外道所居。多分报尽。便应堕落。岂可无有越报。复至四空者乎。然无想寿五百劫。一向灰凝。此复云穷空者。恐取初生半劫。想未灭时。因又穷空。回生四空。又五百劫后。仍经半劫。有想复生。既未堕落。有利根者。又复穷空。乃生上天也)。

  (△[鲁山泰曰]外道非一类。所执证之处。非独无想一天而已。以五现涅槃验之。则欲界四禅。皆外道所执得果之处。况无想外道。自有三种。除正受天报者。余二种。或初或后。想心未息者。曩以所至处为涅槃。不生不灭。或想尚有。或受报后。复起想念。岂不奋力穷空。以极非想乎。右二师皆证明无想外道。有至四禅四空者)。

  (○[私谓]此中大文科段。以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二句为总标之文。次下别释二种岐路。则以若于舍心。发明智慧。乃至名为回心大阿罗汉。为第一种岐路。以若在舍心。舍厌成就。乃至迷漏无闻便入轮转。为第二种岐路。以要言之。由舍心发慧。证五不还果。横出三界。顿了无生。更不入于空识等处者。此第一岐路也。由舍心舍厌。入四空处定。定性那含。无想外道。皆于穷空时差别者。此第二岐路也。此二岐路者。从有顶色边际而分。而二岐路之远因。即从福爱中。广果无想二岐路而分。广果文云。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今言发明智慧。慧光圆通。则乐慧那含。即广果之极果也。无想文云。圆穷舍道。身心俱灭。今言舍厌成就。觉身为碍。则非想顶地。即无想之增上也。是则福爱天中。二种岐路。所云一直往道。即至广果者。此路至五不还回心而极。所云二迂僻道。即至无想者。此路至四空处穷空而极。若执言广果无想。同一舍心。共一地者。则如来先不应于福爱中。分二种岐路。长水所云。直至广果。迂至无想者。亦不免自语相违过矣。古人谓五净居杂修静虑。资下三天故业。亦言从广果没。便生上五天。今指广果。同于无想。唯凡夫外道天。恐亦非定判也。此中四种岐路。前后次第。唯一舍心。条理明白。于此了然。则他无疑义矣)。

  (△蒙又别取一解。谓无想外道。不须别指四禅无想。以空处四天。厌想忻空。皆可名无想。皆可名外道天故。以无所有处。是无想成就故。行人住此。穷至非想非非想处。上不得灭受定。下无所依。岂非穷空不归乎。言便入轮转者。穷空已极。空报现前。如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四禅中阴。入阿鼻狱。不待劫满也。便入轮转。与阿罗汉便出尘界。敌对相应。皆横捷猛利之相。亦可以微此经圆顿。日劫相倍之义也。此虽别解。亦有理在)。

  (○[涅槃憍陈如品]汝师郁头蓝弗。利根聪明。尚不能断如是非想非非想处。受于恶身[智论云]郁头罗伽仙人。飞到王宫中食。夫人手触。即失五通。还其本处求定。垂当得时。为鱼鸟所闹。即生嗔恚。当尽杀鱼鸟。后时得定。生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尽下生。作飞狸。杀诸鱼鸟。堕三恶道。是为禅定中乱著心因缘)。

  (CB17561二结示二)。

  ([○@卍]一总结天人。二正结四空)。

  (○长水分科。上正明感果。次辨异王臣。明此下二科皆指四空天人。以此文在四空分中故。今依经文云。是诸天上。各各天人。明非但指四空。准华严寄报。不及四空。则温陵竖论已终。通指欲色三界之义是也。经文横竖铺陈。不定部居。今少改旧科。并以订近师用妄。敢更改长行之缪)。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资中]准华严经。皆是登地菩萨。示为天王。然则别圆二教。法门大士。方能为也([标指云]十地菩萨寄报为十王。初地阎浮王。二地四天王。三地忉利王。四地夜摩王。五地知足王。六地化乐王。七地他化王。八地二禅王。九地三禅王。十地四禅王。即摩醯首罗。菩萨进修。不为初禅者。带异计故)。

  (△[世界志云]此等皆是权来引实。在于天中。化诸实报之天。使求脱天业。故得称王)。

  (△[孤山云]游三摩提者。以菩萨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故住此定而为天王(九次第定善入师子奋迅善出超越三昧善住)若达禅实相。即号楞严)【疏】四空天人。容是业报。彼四天王。即是权化。以入大乘首楞严定。为欲游戏四禅四空诸禅三昧。成佛事故。问。前四禅王。亦是权化。通凡夫耶。答。四禅四王。必兼凡圣。如前文说。五不还天四禅天王。独有钦。闻。此约一分凡夫所说。故知兼二也([温陵云]通指欲色无色天也。其众乃随业感报。未出轮回。其王乃随行权应。寄位升进。此竖论已终。故通结指[私谓]长水单结四空。温陵通指三界。依经文云。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又华严寄报。不及四空。则通指为是)。

  ([○@卍]二正结四空)。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始逮终。名无色界。

  【疏】身心灭尽者。色身必尽。其心若尽非尽。妄谓为尽。([温陵云]身心灭尽。谓无色蕴及粗识也)定性现前者。有定果色。若无此色者。四心何依。故知有也([孤山云]无业果色者。显有定果色也)。

  【科】([○@●]二结示虚妄)。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疏】由不如实知真知法一。妄认所明。分别既生。从妄积妄。故云不了等。当知修禅观人。不达此门。或空处。或无所有处。或非非想处。动经六万八万大劫。身心寂灭。报尽还堕。总名长寿天难。佛口亲宣。那不明信(诸经论说八难。第八长寿天难。四禅中无想天也。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故号长寿天难)。

  (△[智论云]长寿天者。非有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大劫。或有人言。一切无色。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故。不能得道。常是凡夫处故。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昧著邪见。不能受道故)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翻译云]或福伽罗。或富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诸有情。造惑起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之为趣。古译为趣向。中阴有情。趣往前生故。俱舍云。未至应至处。即六趣也。又论云。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故谓为趣。涅槃云。中有五阴。非肉眼见。天眼所见。瑜伽论八种人执。第六名补特伽罗。谓数取诸趣故。或生于彼。或生于此。正能生者。即是人执。又翻有情。又翻人。大毗婆沙论云。佛言有二补特迦罗。能住持正法。地藏十轮经。有十种补特迦罗华言有情。又云人。佛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说此十种差别也)。

  (○[智论云]菩萨以天眼观见十方五道中众生。见生色界中者。受禅定乐味。还堕禽兽中。受种种苦。复见欲界诸天。七宝池中。华香自娱。后堕咸沸屎地狱中。又见人中名闻。世智辨聪。不得道故。还坠猪羊禽兽中。无所别知。如是等行。种种失大乐。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贵。得贫贱。菩萨以天眼观见三界五道众生。以失乐为苦。无色界天乐定。心著不觉。命尽堕在欲界中。受禽兽形。色界诸天亦复如是。从清净处堕。还受淫欲。在不净中。欲界六天。乐著五欲。还堕地狱。爱诸苦痛。见人道中。以十善福。贸得人身。人身多苦少乐。寿尽。多堕恶趣中。菩萨得天眼观。众生轮回五道。回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狱中。地狱中死。生天上。乃至畜生。天上死。还生天上。乃至畜生。欲界中死。色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乃至无色界四天处死。忉利天中生。乃至非非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天中死。阿鼻地狱中生。如是展转。生五道中)。

  ([○@●]七修罗趣)。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疏】法华瑜伽。亦说有四修罗。大同于此。诸说修罗。或天或鬼。皆不明了。此经分明。可为标准([妙严疏云]阿修罗。亦云阿素洛。梵音楚夏耳。婆沙译为非天。瑜伽第四云。又诸非天。当知天趣所摄。然由志意。多怀诈幻。谄诳多故。不如诸天为净法器。由此因缘。说为别趣。实是天类。由不知诸天法故。说为非天。(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依阿毗昙。亦鬼趣摄。谄曲覆故。正法念经鬼畜二摄。以罗睺阿修罗。是师子子故。伽陀经说天鬼畜摄。若依杂心第八修多罗品。亦畜生趣摄。有言阿修罗与天同趣。是故说言。汝先是天。或说天趣。由有舍脂。得与诸天交通故。问若然。何不见天帝耶。答。谄曲所覆故。有说是大力饿鬼。天趣不摄故。问若尔。释天云何与习相近耶。答天贪色故。胜负多故。具上说故。由此或开六趣。或合为五。多好斗诤。怀胜负故。或居众相山中。或居海下。如正法念说。然有大力者。广修福故。今之修福有怀胜负谄媚心者。多生其中。长阿含云。修罗生女端正。生男多丑。故名不端正。从男彰名。又翻无酒。又名不饮酒。如什公及法华疏说)。

  (○[智论云]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观诸经义。应有六道。六道中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世间善有三品。上分因缘故。天道果报。中分因缘故。人道果报。下分因缘故。阿修罗道果报。此修罗在因之时。怀猜忌心。虽行五常。欲胜他故。作下品十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注音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