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学习网

佛教的“孝”

发布时间:2019-08-15 09:24:37作者:金刚经学习网

\

佛教”我们肯定它,确确实实是教育。为什么呢?我们从它的称呼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佛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创办的,后人对他尊称为“本师”,是佛教育的根本老师,正如同中国人尊崇孔老夫子为先师——“至圣先师”。所以我们称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师、弟子,是师生的关系,所以不是宗教。宗教里面没有师生关系,宗教里面有父子关系,有主仆关系,不是师生关系。

在二十多年前,我在辅仁大学讲过不少次,也曾经在多玛斯修道院,教过一个学期。我告诉同学们,也劝勉过神父、修女要归依佛教,认真好好的学佛。为什么呢?因为佛教育和任何宗教都没有冲突,他跟上帝是父子关系,他来学佛,他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所以他没有冲突。如果说这些牧师神父要学佛,背弃他的宗教,我相信佛陀也不会收容他,为什么呢?他若是连父母也不要了而要老师,这是违背伦理的,这是不可以的!所以任何宗教徒都应该学佛。换句话说,你信仰宗教是一桩事,你要不要智慧?你要是没有智慧,说老实话天堂是什么状况你不清楚,你怎么能到上帝那儿去?那都是个问号。你学了佛,有了智慧,晓得天堂的情形,清清楚楚知道,我想什么时候去,用什么方法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佛法是师道、是智慧的教育。

再看佛教的称呼,我们对出家人称“和尚”,和尚实在讲不是随便称的。和尚是梵语,翻作“亲教师”。像一个学校里,谁能称和尚?校长一个人称和尚,因为他是主持教育的。其余的教师称“阿阇黎”,阿阇黎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称为“规范师”。和尚 是校长,他指导教育政策,其余教员是执行教育政策的;所以一个寺院只有以个和尚。我们今天看见出家人称和尚,是太尊敬了,尊敬过了头了。和尚是“亲教师”,一般来讲就是“指导教授”,我受的教育是从他那里得到的,指导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是佛教里面很重要的常识,而为现代许多人所忽略。如果佛教是宗教,我绝对不会去学它。方先生告诉我它是教育,我才接受,才逐步在经典里面深入,去研究、去了解,果然没错。方教师跟我讲的两句:“佛教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一生感谢方东美先生,为什么呢?我确确实实做到了,确确实实得到了。所以人家问我,我说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我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妄想,身心清净,自在无碍,这是最快乐的。这一条清净安乐的康庄大道,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

佛教跟我们中国固有文化,实实在在是融合成一体的。刚才讲了,儒跟佛教育的理念, 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不能够比拟的。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后代实在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文字里面充满了智慧。中国的文字是个符号,这符号正如同佛法表法的意趣非常浓厚,这个“孝”字可以说代表整个佛法,也代表了整个的教育。实在讲现代人,真正受到教育的 不多了。教育是什么,生命、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这是教育的重点。我们今天把教学的重点丧失掉了,所教的仅是技术,那是皮毛的教育,不是根本,今天社会的根源,根烂掉了,腐掉了,这不得了。所以我说教育的大根大本在“小学”,不在中学、大学。中学、大学,那是花果、是枝叶,根是在小学。小学的教育重视在“孝道”,从小把这个观念养成。这“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现在外国人讲的是父子有代沟;在外国真的有“代沟”。我们中国没有代沟,不但父子是一体,父亲父亲还有上面,追到无始;儿子儿子再往下,追到无终;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外国人没有这观念,所以外国人问中国人为什么祭祖先?几千年前的祖先,你认识?你知道?你们为什么要祭他?他永远无法理解。但是儒与佛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和睦、四海一家、天下太平。

\

今天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和平要从那里做起?要从这基础上做起。离开这个基础,和平只是口号,绝对不能成为事实。儒、佛的教育都是致力于孝道的发扬光大。横的一面是兄弟、朋友、朋友的朋友,如是推展。所以佛法里面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确是一个整体。佛法讲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是条件,慈悲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没有条件?你懂得孝道,就没有条件。所以这个讲“大爱”,超过了宗教,宗教还没有这么大的度量,这是完全无条件的。对于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这是讲时间。空间,讲十方,四方、四维、上下,无量的时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自己。在佛法里,我们称“如来”,如来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称“本性”,就是宇宙人生的本体,在我们中国,就用“孝”这个符号来代表。在净土宗里面,这一个“本体”就以“阿弥陀佛”来代表。名称尽管不相同,意思实在是一个。(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注音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