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制业源论
认为众生受苦因造业而起,造业的根源是思想意识,只要抑制思想意识,不起心动念,烦恼和造业之心就无从产生,善恶之业自然断绝。这是一种把人的思想意识当做造业之源的息心灭识、绝源断流之法。这是一种属于外道的解脱法。世间禅的无想定和灭尽定都属于这一类的抑制解脱法。
所谓“抑制”就是抑制烦恼显现。就像对植物的种子进行冷冻,不让他发芽生长。但这种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植物生长的基因,一旦解冻,生长因缘具备,仍然会生长发芽。所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二)精神断灭论
众生肉体虽坏,但精神意识随业力而投胎转世,生生死死流转不息。生死流转本身是苦,要想脱离生死流转之苦,必须断绝生死;要想断绝生死,就要断绝造业的主体精神意识,因为业是思想支配下造的。精神如灯火,业如灯油,油尽而灯灭。这就是断灭解脱论。
小乘有部毗婆沙派所主张的“无余涅槃”即属这类解脱。
但经部和大乘诸派对这种“精神断灭涅槃”则进一步提出了“所证者是谁,受益者又是谁”的问题。既然死的时候,精神意识完全断灭,那么涅槃之乐由谁感受?这有什么好处呢?这种精神断灭对证断灭的主体来说,就像人的死亡不属于人一样,死亡对他而言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同样断灭也不属于精神主体,精神主体得不到任何自身断灭的解脱利益。
(三)斩断束缚论
生命之所以在苦海中生生死死流转不息,是因为自身有一种坚固的系缚,这种系缚捆绑住自己的手脚,牢牢拴在流转不息的巨轮上,使人无法解脱。这束缚在流转巨轮上的绳索,就是无始以来沉淀在人们心性中的,使心性变得混浊不清的染尘棗俱生无明。
只要用适当的方法清除心性的无明染尘,就像斩断捆绑在流转巨轮上的绳索一样,自己就会获得自由,脱离轮回。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结果不是精神断灭,而是精神得到彻底的净化和完善的发展。所以,涅槃不是精神的断灭,而是完善和发展,是一种进化的境界。
根据这第三种理论,佛教提出了小乘和大乘两类目标。
小乘的目标主要是进行自我净化,消除系缚于三界的烦恼染尘,达到自我解脱、出世。这种小乘果位又分声闻阿罗汉和缘觉阿罗汉。
缘觉阿罗汉由于在证果前修福慧资粮,比声闻阿罗汉殊胜,色相上有顶髻等与佛陀相似之处,又因自观十二因缘,不靠导师的指引,故称辟支佛,意即“自证佛”。
“阿罗汉”即“胜敌”,是战胜五蕴魔、烦恼魔、天子魔、死亡魔等四魔敌之胜利者。阿罗汉又简称“罗汉”,是证涅槃者。
版权所有:金刚经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