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造像可知的形式至少有如下数种:
交脚菩萨、倚坐佛像,倚坐菩萨、半跏思惟菩萨、布袋和尚形象、立姿佛像,结跏趺坐佛像、立菩萨像,弥勒上生、弥勒下生及上生与下生的组合像,游戏坐姿的布袋高僧形象。
在古印度,佛像起源于西北部的犍陀野(GANDALA)地区,其佛像造型朴素,身着僧衣,而菩萨造型则有如贵族,华美雍容。其头上束发,身上饰有项圈、臂钏、腕镯等等璎珞珠宝,布帛绕体,形容庄严。犍陀罗雕像之中弥勒菩萨十分具有代表性,造像数量多而且雕刻精美,现在印度与欧美的博物馆中藏有不少的犍陀罗弥勒菩萨。犍陀罗弥勒往往有着一个重要特征,即手持净瓶。例如,收藏在印度拉合尔博物馆的弥勒菩萨像、藏在加尔各答博物馆的纳图出土弥勒菩萨像都是右手扬起,左手下垂提着一个净水瓶。现藏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的萨赫利.巴洛尔博物馆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一阿特金斯博物馆的弥勒菩萨像,虽然左手略有残损,但手中原提有净瓶的细部特征仍很清楚。现藏坦叉始罗博物馆还有一件坦叉始罗达摩罗吉诃的交脚菩萨坐像群雕,内容是诸神请弥勒从率天官降下的情节,弥勒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亦提着一个净瓶,置两膝问。拉台尔博物馆像特征明确完整,圆形项光,左手以食指与中指间提瓶颈,姆指压在瓶口。
中国现在也有这样的金铜菩萨之像。藏于日本滕井有邻馆的十六国时代金铜菩萨,相传出自陕西三原县。此像犍陀罗韵味浓厚,粗犷浓重,其手姿一如前述菩萨像,左手提着一个净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定为东晋的金铜菩萨像,与上像造型相同,但风格纤细,脱尽外来风貌,尽显中国高雅格调。
中国出现弥勒造像,在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十六国符秦时期。《释道安传》记载:“符坚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锈像、织成像,各一张。”现存最早的中国石窟寺——甘肃炳灵寺石窟169窟中,就有璧画弥勒立像,绘于后秦弘始元年(399年)。早期的弥勒造像,多以印度弥勒为原型,着菩萨装,头戴宝冠,有些身披璎珞等饰物,身材修长。造像的姿势基本采取交脚坐式,有些做说法相,有些以手支颐,作思维状。到北魏,弥勒造型定型,主要有两种:一为菩萨装,头戴宝冠,坐姿为交脚式,呈说法相或思维相;另一为佛装,头梳发髻,多为站姿式或交脚坐姿,施转法轮印或无畏印。这两种弥勒造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弥勒造像的主要形式。
弥勒菩萨像还有一些冠上具有化佛,此与观音菩萨冠中现阿弥陀佛化像也有类似处。敦煌第275的交脚弥勒菩萨冠中就有化佛,第390窟北壁隋代弥勒说法菩萨之宝冠饰一坐佛。云冈石窟也有冠饰化佛的弥勒形象。
从北魏之时,有一种特别的金铜佛像,工艺极为复杂精美,背光镂空,间有火焰莲花纹瓣,外缘则镶装着一组凌空的飞天。或者是花朵状的装饰。其多数形象均铭为弥勒佛,个别的铭为释迦或观音。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北魏正光五年(522)年牛酞为亡儿造弥勒像。这些造像基本没有弥勒的特征,与释迦佛等佛像的造型没有任何区别,如大都会藏像,立佛褒衣博带,是北魏典型风格,但铭为弥勒。
弥勒形象还有一头顶戴宝塔的造型,如敦煌第323窟所画一尊弥勒菩萨,印度笈多朝有此种形象弥勒,但中国所见极少。
弥勒与七佛造像在北凉石塔上出现的很多。
唐代初年,由于武则天的称帝,武则天曾在都城建天宫天枢,又在白马坂造大佛巨像,但建成不久就毁。中国的大佛,很多都是倚坐姿态的弥勒大像。如举世最高的四川乐山凌云寺大佛。摩崖弥勒大佛的传统似可追溯到南朝所建栖霞山大佛及北齐的浚县大佛,但唐代的弥勒大像更是盛极一时,蔚为壮观。
唐代以后,各式各样的弥勒均让位于中国高僧布袋和尚的形象。
相传五代后梁时,奉化岳林寺出了一位僧人,法名契此,自号“长汀子”,身矮腹大,笑口常开,常以杖荷一布袋,凡所需用具,皆贮于袋中,且有18小儿与之在街头市肆追逐嬉戏,常有神奇举动,人称之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布袋和尚端坐岳林寺东廊青石上说偈语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逝。偈语传开,时人以为布袋和尚是弥勒化身,竞塑其形象作为弥勒菩萨供奉。到北宋,布袋和尚的声名更加显赫,以至受到皇帝青睐,宋仁宗赐号“定应大师”,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又为布袋和尚埋骨的佛塔亭赐号“定应大师塔”,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还为岳林寺供奉弥勒大师的殿堂赐名“崇宁阁”。
以布袋形象塑造弥勒,逐渐成了中国佛教的象征,不仅中国所有寺院这样做,而且在东南亚、朝鲜、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凡有佛教信仰的地方,都可以见到布袋和尚笑容可掬的形象。布袋和尚是奉化第一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人物。
布袋弥勒的造像,如此普及,长盛不衰,受人喜爱,不是偶然的。它相当充分地体现了某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笑口常开,显示了积极乐观,无忧无虑,和蔼可亲。大肚皤腹,显示了大度宽容,与人为善。轻松自在,显示了他平民化的身份,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这些精神风貌,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所追求和期望的,因此它能冲破国界,为其他国家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版权所有:金刚经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