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
春王正月
作者: 公羊高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注释
①元年:指鲁隐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为什么。正月:阴历每年第一个月。
④王正月:指周历正月。古时改朝换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⑤大一统:天下统一。
⑥平国而反之桓:隐公打算平治鲁国后,把政权归还桓公。
⑦隐长而卑、桓幼而贵:桓公的母亲仲子是鲁惠公的夫人。隐公的母亲声子只是随嫁来的姐妹。
⑧扳:拥戴。
⑨适:同“嫡”。
⑩立子:立庶子。
名句:
“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夫人所生的嫡子为国君,只凭年长,不凭贤明;立妾的儿子为国君,只凭尊贵,不凭年长。
译文
“元年”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是指国君即位的头一年。“春”字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王”指的是谁?是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这是为了说明是周王朝的正月。为什么说周王朝的正月?是为了尊重周天子的一统天下。隐公为什么不说即位?是为了成全隐公的意愿。为什么说是成全隐公的意愿?因为隐公准备治理好国家,然后还政于桓公。为什么还政于桓公?因为桓公年幼却地位尊贵,隐公年长却地位卑下;他们之间尊卑的差别是很小的,国都里的人没有知道的。隐公年长而有德行,众大夫攀援隐公而立他为国君。隐公在这时要是推辞即位,就不知道桓公是否一定能立为国君;如果桓公立为国君,又恐怕众大夫不能辅佐幼君。所以,总的说来,隐公的即位,正是为了桓公将来即位。隐公年长而有德行,为什么不宜立为国君?这是因为,立嫡子,凭年长不凭德行;立庶子,凭尊贵不凭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因为他的母亲尊贵。母亲尊贵,儿子为什么就尊贵?母凭子贵,子凭母贵。
读解
本篇选自《公羊传》。《公羊传》相传为子夏的学生公羊高所作,它和《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解释《春秋》的。《左传》详于记事,《公羊传》、《谷梁传》着重解释经文。本篇是《公羊传》的第一篇,解释《春秋》鲁隐公元年第一句经文“元年,春王正月”,阐明君位继承的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
《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是春秋三传。《春秋》的文字简约,意义晦涩,单读经文,不能明白其中的涵义,《公羊传》就是《春秋》的注释本,解释经文中隐微语言的深远意义。他的体例是先引用经文,然后自问自答,逐句解说,解说的重点是儒家的思想。
“元年”的“元”字与《易经》中的“元亨利贞”联系起来看,是“始”的意思。天道由“元”开始,《春秋》以“元”开始,其中每代君王的纪年都从“元年”开始,意味着《春秋》源于效法天道,国君治政首先要效法天道。
依夏历,“春”是一年四季的开始,是万物发生的季节。
地道顺应天道,在人间表现为四季循环,由此而体现生生不息,所以,“春”意味着国君治政要效法地道。“王”是人中最高者,是效法天道和地道而且能贯彻人道的象征性人物,“王”意味着君王治政需要贯通天道、地道、人道。在夏历中,“正月”是十二月之首,概括起来就是四季,再概括起来就是春秋,十二月无非就是阴阳的消长。正月对应《易经》的“泰卦”,是阳气已经占主要地位的一卦,正道由此而开始。总之,元年体现天道,春体现地道,王体现人道,正月体现对天道、地道、人道的开始贯彻。
鲁隐公只是诸侯国中的一位国君,诸侯国的国君是无权称“元年”的,也就是说无权“立元”、“改元”,只有统辖各诸侯国的天子才有此权。在此,称“鲁隐公元年”,是《春秋》认为,周天子已经失去其德、位、权,亦即已经是天下无“王”的时代,因此,《春秋》要“改元”,而另立其“元”。王和国君都可以称为“君”,君王治国的道理是相同的。此处是以鲁国假托为王所在的地方,叫做“王鲁说”。为什么假托鲁国是王所在之地呢?为了说明君王治国如何实行王道。历史事实之中,鲁国国君不是“王”,在此孔子也不是要把鲁国国君当作王,而是把鲁国国君假托为实行王道的现实之中的象征。“年”是十二月的总称,由“元”开始的“元年”,意味着王道要开始落实到政治之上,而且首要的是要效法天道。在“元亨利贞”之中,四者各自对应着“仁礼义智”,所以,“元年”意味着王道从“仁”开始。
在“元亨利贞”之中,四者各自对应着“春夏秋冬”。无论人世间有多少年,无非春夏秋冬的无限循环,而春季是其每次循环的开始。四时是阴阳之气的消长,因此,无论多少次循环,也都只是一气之转换,君王的变换,朝代的变迁,其中不能断绝的是这一气的贯通。阳气产生于冬至,到立春之时,已是三阳开泰的时候,天气开始转暖,万物开始发生,庄稼开始播种。春季不去播种,秋季不得收获;国君不行仁政,庶民不得安宁。四时之中,生长敛藏,只不过是天地之道生生不息的体现。
王指的是谁?说的是假设出来的符合道德礼义的“文王”。这个“王”不是指周朝的任何一位“王”,也不是指鲁国国君,而是假托出来能够贯彻王道的“王”,目的是要说明人类如何依照王道来治理天下。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王”?必须是能够效法天道、地道、人道而且将三者贯通起来的人。现实的掌握政权的国君,假如治理天下不遵循王道,就是不合格的王;背离了王道,国君却自称为王,便是窃取王的名号的“僭称王”。因此,这里的“王”,是“王”的原则与标准,可以用来指导现实的国君;当现实的国君依据这个原则与标准去治理天下的时候,便是在逐渐接近“王”的标准;不符合这个原则与标准,可以依据这个原则和标准进行批判。为什么说是“文王”?因为“文”是道德礼乐的意思,“文王”便是遵循道德礼乐并且推行道德礼乐的人。
为什么先说王然后才说正月?因为是文王所颁布的历法的正月。为什么说是“王正月”?是为了强调王道统一于道、天下统一于王。“元年”体现天道,“春”体现地道,“王”体现人道而且要贯彻天道、地道和人道,所以,“王正月”是强调王道统一于道。国君治理天下,不能没有统一的历法。《论语》中说“行夏之时”,《孔丛子》中说,夏时合天道,所以,王道政治使用夏代所用的历法形式,以正月为一岁之首,并由国君颁布于天下,共同遵行。所以,正月必须是王之正月,不能各国各地自行制订颁行。这就是“大一统”的意思,也就是强调天下统于“一”,这个“一”在原则上是指“道”,在现实中则是指“王”。“道”不行于天下,就无所谓“王”;“王”的政令不行于天下,天下必乱。